j20是成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采用两台国产涡扇10b发动机、dsi两侧进气道、全动垂尾,鸭式布局。该机于2010年10月14日完成组装,2010年11月4日进行首次滑跑试验。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j20在成都实现首飞,这标志着我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飞鹰(试验机代号)改进之后的参数为:空重16吨,战斗全重25吨,最大内燃油10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武器最大装载能力11吨,机身长:2126米(不含空速管),机身宽394米,机高445米,翼展1288米,鸭翼展:762米,最大飞行速度待测,巡航速度待测,最大飞行高度待测,航程待测,作战半径待测。
第二天的早上,改造城的机场里来了很多人,曾军一身军服出现在这里,他也穿上了他觉得很帅的衣服,原来是套将军服,曾军被破格直接成为中将,这是中国军史上的第一次。
飞鹰的试飞并没有驾驶员,而是有一个机器人来驾驶,控制由玉脑小白负责,计划涉及的项目中应用了很多玉脑,而改造城这里有小白充当主脑,由于有太多的数据需要测试,比如起飞,由于制动系统的改造,曾军将多个组合御剑法阵作为非机动推动力,不同的时候根据需要来开启数个法阵,但是由于御风法阵的推动力尽管经过风洞的测试,但使用时由于操作的改变,飞行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另外一些参数的测试也不是人类能够承受的,这次测试希望能够将j20改的最大限度测试出来,以便为后面的设计提供依据。
飞鹰进入了起跑点,很快的开动了起来,速度上升得极快,不到百米就见飞鹰腾空而起,随着飞鹰的腾空而起,在场的人们不仅没有放下了心,而是更加的提心吊胆,因为后面的测试难度更大。
张华俊安慰着,“东阳,别紧张,放松点,这次测试肯定没问题。”
孙东阳望着天空逐渐飞远的飞鹰,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我不紧张,我有信心的很。”
张华俊有些急,“那啥,关键是你抓住了我的手,掐得太狠了。”
那张华俊虽说一边扯开张东阳的手,眼睛同样看这飞鹰不放。
但是飞机转眼就消失在远方的灰蒙蒙的天空,虽然改造城这里的环境一天天好起来,但是改造成以外依旧是沙漠,天空中依旧扬起漫天的灰尘。
有人很快往测试大厅跑去,那里可是有多个观测点传回来的图像,尽管即使是飞鹰也达不到飞鹰改的速度,但是守在各个观测点的飞机以及地上电子眼还是可以观察到飞鹰改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