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超级水稻的鉴定(1)

“袁老,,我是徐学农,我的一个学生培育了一个水稻新品种,想请您老指导一下,看您有没有时间?”徐教授先是找到静海以及中国的水稻泰斗袁平先生。

袁平先生已经90多岁了,不过身体还是矍铄,一直在从事着水稻的研究,这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大师,也是一个纯粹的研究者。

他和静海农大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一直是静海大学的兼职博士导师,对静海农业大学的一直大力支持帮助。

更别说静海农大这些同行了,袁先生的学生也大都是从静海农大毕业的,所以静海一些重大的品种鉴定总是要邀请这个巨人出场的。

当然袁平先生也不是随便哪个人就那么轻易邀请得动的,除了袁平先生的学生能够很容易邀请到意外,其他就是徐教授这样的老学者,同样也是兢兢业业的水稻研究者,才能邀请得到,而静海农业大学校长这样的反而不一定邀请得到。

不过农大的学生会却也成功邀请了好几回,在农大进行了多次学术讲座,说明袁先生对于青年们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袁平先生一听到时徐教授,就呵呵大笑起来,“老徐,你这个老家伙,不要以为你这样说就能将我唬住了,我没那么老,不要老是您啊您的,好像你的年龄好像比我小不了多少。”

不过很快还是言归正传,“老家伙,这次又有什么好东西,农大这些年在你这个老家伙的带领下,都快把我们水稻研究所甩到后面了。”

这些年农大的确发展不错,几个非常优秀的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出现,使得农大的水稻研究所隐隐有盖过农科院的国家水稻研究所的势头。

徐教授也因为这方面的成就在早些年成为了工程院院士,成为静海农大包括袁平先生在内的第三名教授,也因为这样,徐教授才能这么大的年龄还能在农大任职,不然早退休了。

“你可是比我大了十多岁,以前在安江农校你都是要我叫叔叔的哦。”徐教授终于将‘您’改成了‘你’。袁平先生早前在安江农校任过职,那时比他小了10来岁的徐学农,是改校的一个教工子弟,偏偏这个是一个老来得子,辈分却不低,遇到年轻老师都是叫哥哥姐姐,那是袁平先生就进场调侃他。

“这次是我的一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成功的话,绝对可以载入史册,可惜他已经不是我们静海农业大学的人了,不然真可以赶超你们研究所。”

载入史册可不是能够随便说的,尤其是对于徐教授这样严谨的学者来说,这两个字的意义非凡。

一听到这,袁先生更感兴趣了,“你倒是说说是怎么一个情况?”

“哦,这个啊,还是等到过这个星期日,你到静海农大来的时候再详谈吧,一时半会也说你不清楚,说来话长啊,啊,就这样说定了。回见。不打搅您工作了。”说完徐教授将电话挂断,脸上一脸的坏笑,他可以想象得到袁平先生现在气急败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