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如栀眼眶红红进来,对沐慈福身道:“您的侍卫有事找您。”并不再故意称王叔或表舅了。
沐慈知道何春晖到了,站起身告辞。牟渔沉默跟在他身后,乐守一贯沉默,抱剑跟随,气氛沉闷。
春笋院已被锦衣卫控制,何春晖见沐慈回来,神色如常淡然,而牟渔却拉长个冷脸……他虽奇怪却不好问,只道:“殿下,您要的武器已经运到。”
沐慈问:“有多少?”
“只能配备一千人。”何春晖拿出几个样本,觉得有些拿不出手。
“好,旁人问起来,有些不能说的,就直说是机密。”沐慈吩咐。
何春晖应诺。
沐慈把玩武器样本,又问:“研究出什么海战武器了?”
“有,东海那边派来的李三,擅长海战,脑子灵活,让老道把火药装在梭形陶罐里,陶罐里又放火油……还让我们改良了攻城机弩,装在船上,专打陶罐。”
“效果怎样?”
“船上风浪大,准头不是很好。但陶罐的威力大,十个里但凡有一个能打中敌船,就能爆裂出无数碎片,大面积杀伤敌人不算,被点燃的火油还四处飞溅,是杀人毁船的海战利器。”
沐慈点头表示满意,周全问:“生产速度,运输情况怎样?”
“基地架了大炉,只要硝石够,老道一天至少能做三百六十斤火药。”何春晖翻出生产记录本递给沐慈,继续说,“陶罐烧制容易,一个需要二两火药,生产能跟上。但运输虽走水路,却依然不能有一丝颠簸磕碰,若爆炸一个,整船都毁了。”
沐慈见到桌上水果,抓起一个石榴,忽然问何春晖:“吃石榴吗?”
“不吃!”何春晖推辞,却见沐慈用随身匕首,在石榴上纵横刻下纹路,让表皮形成一个个尖锐菱形,又一刀切开,露出一粒一粒的石榴籽。
何春晖忽然瞪大了眼睛……他目中露出狂热,伸出手道:“我吃石榴的!”
沐慈把掰开的石榴给他,道:“这种大规模杀伤有生力量的武器,能不滥用就最好。”
何春晖有不同的意见:“对红衣大食,殿下您真不用对他们发善心,讲仁慈,他们连几个月大的婴孩也不放过,把女人掠去,侮辱后直接扔进海里……蓬莱港的海岸每天都有受害者被冲上海滩,死状凄惨。”
沐慈忽觉身心俱疲,歪在椅子里,揉一揉眉心:“我不是发善心……
何春晖本来还以为自己说得血腥,让楚王不舒服,却想到楚王并非娇弱的人,道:“请您示下!”
“一场战争不论起因如何,结局如何,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我们不可能永远保持优势……滥用武器,最终自己也会深受其害。”
站得多高,目光就有多长远。沐慈站在比一家一国更高的立场,关注整个人类族群的长远发展,所能预见的,自然更是广阔深远。
何春晖陷入沉思。
沐慈吩咐:“谁发明,谁命名。生产的安全性要注意再注意,出了事不是一两个人的性命,说不定整个生产作坊都会被波及,所以万万小心。再想办法增加运输的安全性,加快速度改造战船。东海那边都是以商船为主,应对有备而来的红衣大食,一定很吃力。”
“是!”何春晖下去做事。
牟渔见沐慈一脸疲惫,不想多说什么,站在他身后温柔给他按揉太阳穴:“吃点东西,歇一会儿,事情还多着呢,没体力你撑不住。”
“嗯。”沐慈往后倒,倚靠在牟渔身上。
……
黄昏才传来消息……捧日军夺下两枚帅旗。
消息传回,沐慈什么都没说,表情也没有丝毫变化,依然平静如常。
沐若松是被战地担架抬回来的,抬着他的人是常山王和贤世子。朝阳搀扶定王回来,后面跟着两位皇子。凤落也被叫过来,他胳膊受伤,脸上常年挂着犹如面具的微笑消失了,一脸冷漠。
沐慈见到常山王亲自抬一个小辈,便知道沐若松的表现可圈可点,让常山王都觉得佩服。
方氏闻讯坐不住,赶到了风鹤堂,看到儿子半身染血躺在担架上,扑过去大哭:“松儿,松儿……你怎么了,你说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