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义商策危局

盛世慈光 吾心大悦 3249 字 4个月前

阿兄牌温暖烧鹅,味道就是好。

但因沐慈脾胃弱,牟渔把皮油都扒掉了,却也只给沐慈吃了两块最嫩的肉。

沐慈爱美食,却不贪口腹之欲,对任何人事物都没有“非要不可”的执着,就大方把烧鹅分给了羽卫,凉了不好吃。

牟渔温柔道:“你把身体养好些,以后带你出去吃。”

沐慈无所谓道:“到时候再说。”

简直无欲无求!

牟渔却心疼——对什么都不在意,也叫了无生趣。

天授帝也心疼,可兵权必须得重视,见沐慈可有可无的态度,天授帝忍不住揉一下儿子的头:“牛儿,这不是玩笑,你想法子尽快收拢军心,父皇也不知道能保你多久。”

九郎目前这站得高,根基不稳……不,是一点根基都没有,太危险了。

沐慈就没多说什么,只是点头:“我知道,为我的安全计,我也不推辞,会好好做。”

有这句话天授帝才放心了,又说了一遍让儿子别太辛苦注意身体,就优哉游哉又溜达走了。

都没问一问幼子理政有无难处,放心得很。

一墙之隔的书房,兢兢业业批复奏章,翘首以盼终于等到了今天,等到皇帝出现……的臣子们:“……”

什么鬼?这就走了?也不进书房看一眼陛下您!的奏章么?

还真是放手了啊!

我们还有好消息要告诉您呢!

今天处理的政务里,大水灾的后续工作,因为几番良策,损失不大,天京城破天荒没出现流民,又免了几地赋税,没有激起民怨。

否则在权力不正常的更迭时期,若加上灾难的风雨飘摇,就是大幸的一场祸事了。而且西北边境,十一年前被天授帝打趴下的两个草原邻居,又有一大批的壮丁战力长成……

说实话,就为这减灾为国的贡献,大臣私心里倒希望是长乐王。

奈何啊奈何……

水灾中本来担心会饿死的百姓,因“义商救灾策”的及时和赈灾品充足,有了一条活路,平安渡过灾期,还可以赶一次农时,在冬季之前种下一季粮食,简直对皇帝和长乐王感激到极点。

许多百姓听说皇帝和长乐王抱恙,一定是为天下百姓累病了,纷纷开展封建迷信活动,往庙里捐香油钱点长明灯,大家宁愿自己减寿给皇帝和长乐王添一点寿元,祈祷这么好的国家领导人,别早早就没了。这么难得降世的“星宿”,不要早早就被老天爷收回了。

不论朝堂上如何暗流涌动,百姓却支持长乐王——谁给他活路走,就认了谁是天。

简单可爱多了。

卢定国就此时,专门写了个拍龙屁的奏本。但受长乐王重实效,厌浮夸的性格,这个奏本被分到了“问安”那一类,算给皇帝的私件,可以压着。

……

卢定国是和长乐王打交道最深的臣子,还另写了两份正式的奏本,归为“民事”类。上面用十分专业,简练的语句,精确的数据,报告了户部“义商救灾策”与大水灾的收尾工作。

一是义商策的后续。

二是赈灾后续。

——这是要给长乐王“看看”哒。

……

沐慈与天授帝挥手告别,就进书房,窝在自己的椅子里摸已经批复过的奏本看,那悠然自在,理所当然的样子根本不像捧着奏章,而是在看志怪小说。

说好的诚惶诚恐呢?

哪像太子,不小心把奏本弄翘个角都要细细抻平,就差供上了。

……

今天协助理政的,也有卢定国。

沐慈就招手叫他在一旁,准备回话。卢定国摸一摸袖口里的各种数据资料,心中大定,不枉他昨天背了大半夜,于是信心十足地备咨询。

沐慈先拿到手的是一本议决不下的关于“义商策”的奏本。一般大家意见不统一的奏章,沐慈会优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