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鱼含糊着回答:“大学毕业就顺势……”

只不过是顺势领了证,所以“恋爱”也就没谈了嘛。

点点头,祁连笙倒是一副非常能理解的架势:“哎,大学毕业就是分手季啊!不过也别伤心,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

许知鱼笑笑,没有接话,反而问:“那祁哥,你跟灯姐是怎么认识的啊?”

“我跟你灯姐,是拍《高峰》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你灯姐已经是挺有名的编剧了,我才刚入行,第一次拍戏。”提起自己的事,祁连笙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从祁连笙的讲述里,许知鱼也知道了,两个人是如何步入暧||昧阶段的。

第一次拍戏的祁连笙被赵导骂得很惨,但是他也不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去找角色感觉。为了能更好理解角色,祁连笙厚着脸皮去找了最了解角色的人,也就是创作角色的编剧,灯灯。

在对角色、剧情的讨论中,祁连笙发现,灯灯其实是一个特别细心、特别有想法的人,而且很有主见,明明是出道没两年的新人编剧,却能为了一个合理的设定跟导演叫板。

一样是刚入行的年轻人,祁连笙难免对这样的灯灯产生了好感。而灯灯也佩服祁连笙的努力,以及被骂了也照样积极的心态,两个互相欣赏的年轻人,没事一起吃个饭、聊个天,慢慢就成了一种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

但,也就停在这上面了。

许知鱼不解:“那祁哥你为什么不跟灯姐表白呢?”

“我不敢。”祁连笙捋了把头发,“我这个人性子太直,又不聪明,还没在一起就老惹她生气。维持现状的话,就算她对我印象越来越差,也不会影响我们做朋友。但是如果我表白了,我怕以后我们连朋友都没得做。”

许知鱼倒是能理解他的心情。当年谢逸一直对自己示好,却迟迟不肯说出那句“喜欢”,大概也是这样。

果然,不管年龄、不管身份,真的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感到忐忑与惶恐。

但是这种事情,作为外人,许知鱼也不好多劝,尤其是在祁连笙说了担心自己不能再跟灯姐做朋友之后。

“我觉得,祁哥你可以跟灯姐多聊聊,交换一下想法。”许知鱼说,“有些时候,沟通能解决很多自身困扰。”

然而祁连笙依旧说:“我不敢。”

许知鱼没法再劝了。

过了一会儿,祁连笙又问他:“你当初,是怎么决定下来,要表白的?”

“可能是因为不想失去他的想法,远远超过了其他担忧吧。”许知鱼说,“因为当时异地了一段时间,再见面的时候,一想到他的温柔、体贴、悉心以后可能不再是对我,而是去对别人,嫉妒的情绪一下就压过了所有,就表白了。”

“那你没担心过,如果以后分手了,连朋友都没得做了吗?”

“没担心过。”许知鱼说。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最坏不过是谢逸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他再过回那段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罢了。

如果当初谢逸没有翘课回来陪他去参加比赛,他就不会主动迈出这一步,那最终的结局,也不外乎是他跟谢逸桥归桥、路归路。

所以,对他而言,不管是否要在一起,最坏的结局只有一种。

而谢逸突然从云宁市跑回来陪着自己参赛的行为,也让许知鱼下定决心,在最坏的结局到来之前,去做自己最想做的。

闻言,祁连笙沉默良久,才道:“你很勇敢。我会好好再想想的。今天打扰你这么多休息时间,让你听中年男人的小学生恋爱烦恼,不好意思啊。”

“你跟灯姐平时那么照顾我,只是陪着聊聊天而已,不算什么。”看祁连笙也有点醉了,许知鱼说,“时间不早了,祁哥你早点睡吧。”

“行。”摆摆手,祁连笙说,“那我就不送你了。”

“不用送了。”许知鱼去隔壁叫回了祁连笙的助理,跟他说,“祁哥一个人喝了两瓶,可能有点醉了。”

助理道了谢,把许知鱼送到了楼梯口。

回到宿舍,许知鱼闻闻自己身上的酒味儿,先去冲了个澡,钻进已经被小李拿着在小太阳旁边烤过的暖和被子,这才终于有时间摸出手机,看看消息。

谢逸果然已经和往常一样,发了不少消息过来,甚至还从叶瑶枫那里听说了今晚加戏的事,问加戏拍摄情况如何。

许知鱼把今晚加戏的内容跟他说了,又道:【剧组还主动提了加戏加钱的事[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