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打完电话,回来跟导演转述了那边的回答。

声音不大,但此时片场没人说话,只能听到镜头的快门声,所以小王说的话,被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许知鱼心里突然冒出个想法:……剧组该不会是刻意把这场戏,安排在这个时间的吧?

毕竟实中旧校附近的这几条路,算是连川市区最主要的几条干道,从十几年前开始,只要到了上下班的时间点,就堵得不行。

这几年市里一直在拓宽改造这些修建于几十年前的公路,但唯独这一片儿,因为建筑密集、人口繁多,最后几次规划下来,发现都没办法改动,最后只能修了几条外环路,试图缓解压力。然而外环终归不如这里方便,于是这几条路,到了现在还是少不了天天堵。

许知鱼想起,以前走读的谢逸天天迟到,每次升旗被点名批评的人里,都有他。

不过后来认识许知鱼之后,谢逸给自己找了个“不想继续迟到”的借口,干脆在学校宿舍留了个床位,偶尔住宿了。

灯姐冷笑一声:“让他住片场,他不肯住,非要出去住。结果住那么远,连提前出发规、避堵车这么基本的事都做不到!现在的艺人这么好当吗?一点责任心都不需要有?”

许知鱼觉得,灯姐这几句话,多少有点夹带私货、宣泄情绪的意思在里面。

导演看起来比灯灯淡定一点,面无表情说:“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堵车,就让这么多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等着。再打个电话,问问他们现在堵车情况怎么样了,不行的话,直接下车跑过来。”

这话导演说得十分不留情面。

不过许知鱼也知道,这就是赵导的风格。就像当时试镜的时候,他直接当着自己的面说的那些话一样。不过赵导也有这个底气,祁连笙双料影帝的作品,就是他指导的。

旁边的媒体举着摄像头疯狂拍着,负责采访的记者们,看戏的表情都快要藏不住了。

小王只能再去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边的小助理语气更着急了,再三道歉:“真的不好意思,我们马上就能到了,十分钟……最多十分钟。”

听完小王的转述,导演点点头:“那就再给他最后十分钟。”

许知鱼知道,就算十分钟,杜熏也到不了。

毕竟以这边堵车的程度来说,两个路口至少要等二十分钟才能到;要是人倒霉一点,遇到几个起步慢的司机在前面,怕是得半个小时。

果不其然,十分钟过去,杜熏依旧没能到。

导演眉头拧得更紧了一点:“小王,打电话问问到哪儿了!”

看着小王又准备去旁边打,导演直接道:“就在这打。”

小王掏出手机,当场打了过去,并在导演的要求下开了免提。

杜熏小助理的声音听起来都快哭了:“真的非常抱歉,现在才刚准备通过第一个路口,后面还有一个路口……”

“那就下车跑!给你们最后十五分钟,就算跑,也得在这时间内给我跑过来!”

说完,导演伸手过去,直接挂断了电话。

许知鱼在旁边看着热闹,心想:现在手里要是能有袋瓜子就好了。

下一秒,许知鱼就听到耳边似乎传来了嗑瓜子的声音。

转过头去,就见祁连笙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搬了小板凳过来坐下,手里还拿了一整袋刚开封的袋装瓜子。

见他看过来,祁连笙举起瓜子袋问他:“你要来一点吗?”

许知鱼赶紧摆摆手:“不了。”

他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在这么多媒体旁边,看戏嗑瓜子的底气,哪怕现在媒体都在看另一场戏。

但是祁连笙就不一样了。不过三十五岁,已经是双料影帝,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还拿过几次视帝,实绩满满,可以说在同龄艺人里是独一档的实力派。

许知鱼十分佩服他的天赋,也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次机会跟他搭戏,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你还在减重吗?”祁连笙以为他还在为了角色控制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