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钢琴师 最澄 3537 字 4个月前

“李先生,这两位女士是找你的。”凯文也是华人,他的眉眼沉静温和,和他爷爷年轻的时候很像。

凯文将两位女士领进客厅,招呼她们坐下,自己去厨房帮莱恩泡茶招待客人。凯文小时候经常和妹妹在莱恩的院子里玩耍,所以对莱恩的宅邸很熟悉了。

莱恩在那两位女士的对面落座,他注意到了,那两位女士中较年长的那位,自进入这个屋子之后,就一直怔怔地望着自己。

“李先生,”那名较年轻的女士开口了,“我的名字叫克里斯汀陈,我是《旧金山晚报》的记者,专门负责名人轶事这个栏目,这位是……”

“我知道,我认识她,她走进来的时候我就认出她来了,”莱恩看着那名较年长的女士,微眯了眼睛,脸上有些得意,笑道,“她叫叶念,念念不忘的念。”

叶念惊愕地瞪着他,良久,双眼微微泛起泪。她撇过脸去,用一方手帕压了压眼角。

“李先生记性真好!”那名叫克里斯汀陈的华人女记者由衷赞叹,“五十年过去了,没想到您还能记得她!”

“是啊,五十多年过去了……”

“叶女士上周找到我们报社,希望通过我们找到您的居所,我听了您年轻时候的故事,我感到很震撼!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决定为您写一篇专访。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您自愿的基础上,毕竟,这是您的个人隐私。人们一定没想到,像您这样伟大的钢琴家,年轻的时候竟然有过一位中国恋人,而且还是男性。这太让人震惊了!”

莱恩无奈地摊了摊手:“陈女士,我想我可能会让你失望了,我并没有什么故事要对你讲述,那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任何人年轻的时候都会至少谈一场你死我活的恋爱。”

“可是,根据叶女士所述,这个故事并不普通,李先生,我想知道,您和那位中国飞行员之间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据我所知,您一生未婚,一直居住在旧金山的闹市,唯一的家庭成员只是一位性格古怪的老管家。您是本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您的作品脍炙人口,可是您却选择独自过完这一生,是因为他吗?”女记者不依不饶。

这时,叶念平复了情绪,从手提包中取出一物,放在莱恩面前,那是一盒录像带。

叶念说:“我父亲上个月在医院去世了,这是他临终的前一天让我们录下来的,说是一定要交到李先生手上。当天晚上,他就去世了。”

莱恩看着那盒录像带,笑了笑,没有动。

他一点都不想听叶弥生的临终遗言,那些五十多年前的恩怨,早就该遗忘了。他正在思考着如何拒绝,凯文端着茶走上来,给两位女士上了茶。

莱恩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把录像带交给了凯文。那位女记者一直追问他不愿意提及的往事,不如打个岔,看看叶弥生临终前都说了些什么。

凯文将录像带推进录像机,众人聚集在电视机前,屏幕上闪过一片黑白的雪花点之后,终于出现了影像。

影像是在医院里拍的,画面上是一个瘦小干瘪的老人,他平静地躺在病床上,毛发稀疏的头颅深埋在枕头里,皮肤皱缩得像一枚核桃。

良久,他缓缓转过脸,面对着镜头,他的左眼一片木然,没有焦距,右眼深深凹陷下去,右眼眼眶中没有眼球。

叶念看着屏幕上垂死的父亲,轻声道:“战时,他将母亲和我们姐弟送去了香港,之后独自留在上海继续经商。我们和妈妈在香港生活了几十年,一直到十年前才回到上海,那时候我们才知道,他在六十年代被打成反革命分子,被拉到街上去游行,然后被送进监狱,在监狱里熬坏了眼睛,失明了,这些年,他给我们寄来的所有书信都是叔叔代写的。”

这时,屏幕上的叶弥生缓缓张了张嘴,似乎是朝镜头笑了一下,电视机里传来他苍老的声音:“李先生……”

莱恩一直静静看着屏幕,表情淡然。

“李先生,”叶弥生哑声道,“我快死了……”

“我们争了一辈子,不分胜负,最后两败俱伤,谁都没能得到时哥。现在,我就要去见他了,”叶弥生说到这里,咧开嘴巴,干巴巴地笑着,“你看,到最后,还是我赢了,我会比你先一步见到他……”

莱恩看到这里,突然垂下头,轻轻笑了一声:“那些事情都过去五十多年了,临了还在纠结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叶弥生还在断断续续说着一些无意义的话,最后,他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开始变得语无伦次:“是我害死了时哥,我有罪,我会去向他赎罪,对不起,对不起……”

莱恩朝凯文举起手,凯文立刻会意,替他关了录像机,电视屏幕重新变成了一片雪花。

女记者克里斯汀见缝插针地问道:“这位叶先生所说的‘时哥’,就是您年轻时的那位中国恋人吗?”

“李先生,薛……”叶念顿了顿,又道,“爸爸他……真的像我父亲所说的那样,在五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吗?”

莱恩没有回答,好像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才摇了摇头,缓缓开口:“不,他没有死在战争里,他作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一直战斗到最后。”

克里斯汀问:“所以,后来,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的故事,到最后,都是悲剧。”莱恩笑了笑,开始了他的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