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鸿的手掀开啤酒罐,白色泡沫涌出来。
经鸿仰起脖子灌了一口,继续看。
其中不少投资项目经鸿其实听说过,他一边看一边想:原来xx公司收购xx公司这个项目,是周昶操盘的。
与经鸿想的不同,对于这些“社区建设”,周昶并未非常敷衍。
经鸿知道,周昶绝对不是喜欢分享、喜欢教育的性格,然而网站上每个项目的总结都非常细致非常顺畅。
这桩收购的起因、可能的利、可能的弊、对弊端的准备方案、整个决策的过程,以及收购的优势、收购的劣势,还有遭遇到的新变故、当时应对的方法……
野心昭昭。将任何工作都做到完美,即使只是“社区建设”。很明显,周昶想要更高的职位、操更大的盘。
经鸿还发现,对于失败的项目,周昶会将这个项目掰开来、揉碎了,一点一点地分析。
他失败的项目不多,经鸿只看见两三个。
一次是投资错了公司。那家创业公司最后破产,周昶详细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六,比如创始团队虽然优秀,全是谷歌出来的人,但公司文化公司福利完完全全复制谷歌,让员工们产生了种“这公司是谷歌分歌”的错觉,缺乏创业公司的不安感和进取心……
还有一次是收购的竞价不够,客户老板过分犹豫导致最后错失机会,周昶也是细细总结。后来,那个客户贪便宜而收的公司果然不行。
周昶英文非常顺畅,地道且漂亮,甚至强于经鸿的美国同学们。
中国人里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非常少,尤其是男性。必须要聪明,要下功夫,缺一不可。
深夜了,该睡觉了,可经鸿依然在看那些项目和报告。
原来,周昶以前当打工者的时候,是这样的啊。
胆子大,心思却细。
经鸿甚至翻了翻周昶更早的论文,一边看,一边偶尔微微一笑。
不知不觉,两听啤酒全喝完了,经鸿身上微微燥热。
经鸿好像因为窥视到了二十几岁的周昶而了解到了一些如今三十几岁的周昶。
他有些畅快。
竞争当中知己知彼,总归是一项优势。
经鸿将这一丝畅快归因于对对手的通晓明了。
可内心深处又隐隐地有一个微弱的声音:也许不是这样的。
第28章 Saint Games收购案(三)
七月末的某一天,尽职调查尘埃落定。泛海那份要约起效,收购正式拉开大幕,为时一个月。
因为Saint Games董事会暗中建议各大股东留下股份,且泛海此次要约价格与那些百分之几百溢价的也比不了,最后接受要约、出售股份的股东并不算很多。要约到期时,泛海总共持股31%。
因为是友好的“白衣骑士”,收购要约的价格是泛海与Saint Games董事会商量出来的。
清辉见到这个情况,在几次延期要约后,终于宣布不再延期,清辉要约就此作废。
清辉当然可以提高报价,但泛海作为白衣骑士已经得到Saint Games的支持,双方财力又差不多,清辉赢面已经不大。
Saint Games的危机暂时解除。
而接下来,就要看看三个月后泛海集团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增持举动了。
经鸿没想到,在等待的三个月间Saint Games存在感还挺强的他们积极要求泛海作为Saint Games的最大股东帮助《远征》进入中国并立即解决“进入中国”最困难的政府审批。
官方审批的标准一直都是比较飘忽的,Saint Games需要一个有非常强的官方人脉和过审能力的巨头公司帮帮它。
可经鸿示意按兵不动,同样动用了“拖”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