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婴幼儿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气质像杨复成绩像我?万一成绩像杨复而且气质还不像他、也不像我呢?当然,这话我没说出来。
我努力劝了他好多天,他见我是真的很想,终于松了口,退了一步,说把那孩子弄过来栽培可以,他看了资料觉得确实不错,但是得弄去住宿学校,节假日带回来住住可以,别整天都住着,他不习惯。
我说你以前捡我回去可没不习惯,他说那能一样吗,你是谁他是谁,难道你希望以后我跟他也有一腿?
这话说得简直就是欠揍,我当场就把他揍了一顿。
他边挨着揍,边笑哈哈地来搂我,说逗我的,就是开个玩笑。
我当然知道他是嘴欠开玩笑而已,我揍他也是开玩笑地揍他。
最后终究是把那孩子从家乡带到了燕城,杨复帮他安排了一间挺不错的住宿学校。
孩子叫岳行云,这名字是他姥姥给他取的,他姥姥是省城重点高中的老师。
他爸爸是山村出身的大学生,和他妈妈是大学同学,彼此的初恋,毕业之后就结婚,不久生了他。
一家人原本生活得很幸福,可一场大货车疲劳驾驶事故毁了他的家庭和人生。
当时他也在车上,被妈妈第一时间护在了怀里才幸免于难。而其他四人,他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在这场车祸中丧生。
至于他的爷爷奶奶,早些年就不在了。
行云从小就懂事,尤其是在经历了那场巨大变故之后。
我和杨复亲自去他老家接他过来,他很有礼貌,一路上话少,有点拘谨,但不是那种很内向怯场的类型,和他说话他都有问有答、口齿清晰、落落大方。
杨复说这孩子的普通话比我小时候标准多了。
我:“……”
行云被我们接来后,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一直都是住宿在学校里。他没为此闹过,很平静地接受着,很认真地学习着。节假日接他到家里来,他都很规矩,勤快地做家务,会主动向我们汇报他的近况,大多数时间待在他的卧室里学习,杨复很快就完全接受了他。
唯一他让杨复不爽的地方在于他总是脱口而出叫杨复叔而叫我哥。
杨复倒不是有年龄或外貌焦虑,他就是觉得要么都叫叔,要么都叫哥,叫差辈算怎么回事儿啊?
我忍着笑说他跟小孩计较这个干什么,小孩子可能就是觉得工作了的人就算大人,就算叔,我还在读大学,就是哥。
杨复撇着嘴挺不乐意的,真去跟行云强调了这个细节,行云沉稳地向他致歉并保证统一辈分都叫叔(我当时觉得杨复好幼稚,还没人家一个孩子成熟,不过,杨总偶尔幼稚一下挺可爱的)。
不过,后来我发现,行云很少叫我。他和我说话常常直接说,和杨复说话则几乎都会加上称谓“叔”。
我当时没多想,只当孩子跟我更亲近,就没那么客气。这没什么。
……
行云今年就要高考了,他自从去年进入高三以来,学习任务一直很繁重,周末很少回家。他主动跟我说的,让我不用每周去接他。
他虽然在燕城读书,但户口还在老家,高考录取按他老家的分数线算,非常高,他的学习压力比我当年大。
我向杨复提过给行云迁户口的事,杨复拒绝,说现在越来越严了,不好迁,而且他看行云成绩挺好的,不迁也能考上好大学。
我看他就是对行云不足够上心,毕竟不是他亲生的。
但这毕竟是要他做的事,他愿意就愿意,不愿意我也不可能跟他为这个闹。
自我之前被杨复哄去国外,到现在,大半年没见过行云了。
我是在国外过的年,杨复非要在国外过。当时我想把行云接过去一起过,他拒绝了,说想争分夺秒学习。
看到他这么勤奋刻苦,我很欣慰,感觉就是没白疼他。
一般人应该都会偏爱认真学习的孩子吧。至少我是这样的心态。
我挺想行云的,而且最近我和杨复闹得很不愉快,就更想和孩子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