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碗面下肚,宋老师恢复了优雅模样,接过江舒亦递来的湿巾,慢慢悠悠擦嘴擦手。
垃圾扔病房味道大,靳原便拎去外面。江舒亦收拾床上餐桌时,瞥见枕边的《All my life》,视线停留片刻。
宋老师注意到了,笑着道:“这是Hogan新出的一本意识流小说。”
江舒亦点头,“我看过,写得很好。”
“对,笔力特别强,”宋老师真情实感地夸,“这本是中英双语版本的,翻译得也很好,还带签名。”
又遗憾道:“我本来想去伦敦的签售会,但住院不方便,只能错过……”
单人病房待久了,儿子在国外,平时就程老和护工照顾,宋老师倾诉欲旺盛,一点小细节能讲出花。
江舒亦安静地倾听,手里在给她剥橘子,偶尔给回应,心情波澜不惊。
直到听见她说:“靳原跟老程来医院,把书送给了我。我才知道他在C大参加国际物理论坛的时候,跑去了签售会……”
江舒亦停住动作,看向被子上黑红封面的书。
宋老师:“他对文学不感兴趣,我从没跟他讨论过这方面的内容。可能是有几次见我在看Hogan的书,记住了……他看似凡事不放心上,还挺细心。”
空气中漫溢着橘子特有的清甜酸涩气味,江舒亦顿时恍然,按她的话补全和靳原在书店的相遇。
论坛闭幕式下午结束,八点半的飞机,靳原应该在闭幕式结束前溜出去了,到书店发现队伍太长,就搞了套制服装志愿者。
在车上听他们聊天,以为他是为了讨好文学院哪个漂亮小妹妹。
原来送宋老师的,江舒亦心想,混了点,人倒还行。
宋老师滔滔不绝:“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她也去了Hogan的伦敦签售会,等了三个半小时才进店。靳原忙得脚不沾地还去排队,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江舒亦想说,这您放心,他前后也就花了十来分钟。
比逛一圈书店都快。
靳原扔完垃圾回来,听了个囫囵,接宋老师的话,“没等很久,我去得早,马上排到了我。”
江舒亦回头看他。
书店是他们的矛盾起源,对视时靳原想,哪壶不开提哪壶,坐椅子上玩手机。
江舒亦掰橘子给宋老师,“您下次如果想去签售会,可以提前告知我,我来安排。Hogan以前住我隔壁,我们认识。”
宋老师笑着应好,说有机会一定去。
靳原抬头看了眼江舒亦,原来认识Hogan啊。
宋老师是隔壁E大文学院的教授,和江舒亦很有共同话题,问他研究方向,下意识摸他的功底。
论文学起源,扩展到中俄文学英法文学拉美文学,讲文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聊文豪大家,福特乔伊斯普鲁斯特……
交流得有来有往。
宋老师身体素质差,午饭后没休息,逐渐精神不济,江舒亦便起身告辞。
转头看见靳原扒着椅背,睡得正香。
宋老师笑,“不感兴趣,听困了。”
江舒亦叫醒他,靳原耷拉着眼皮,摸寸头,“聊完了,你们那些贼长的主义和人名。”
声音压得低,像自言自语。
江舒亦离得近,听得一清二楚,贼长?联想到机场靳原的评价。
就觉得,哪是不感兴趣,分明是文学细胞死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