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闻人砺听到了陆文渊的话,却从心底油然升起了些许欣慰:“既然说开了,大家就算握手言和。”
孟岩也跟着打圆场道:“我们去唱歌吧!”
唱歌这种娱乐活动可以说是团体社交的一大利器。相熟的人可以丢掉包袱,握着麦克风声嘶力竭,不熟的人可以坐在包厢里喝酒聊天慢慢熟悉。就算相互之间是虚与委蛇的尬聊,因为气氛热闹的缘故,倒也不会显得太尴尬。甚至还能表演出一番花团锦簇的其乐融融。
很符合众人之间弥漫着的面和心不和。
陆文渊显然也很清楚孟岩的打算,闻言笑眯眯说道:“好呀!”
说完,又低下头冲着闻人砺说道:“我唱歌给你听。”
孟岩等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顿时黑了。就算陆文渊没有明说,他们也能想象得到进了包厢以后,陆文渊会给闻人砺唱什么歌——左不过是一些肉麻兮兮的告白之歌。
想到一会儿的情景,刘春明恶心的都要吐了。他恶狠狠的瞪了孟岩一眼,内心暗骂:“看看你出的什么馊主意。”
孟岩也忍不住摇头苦笑。他也没想到陆文渊居然会这么骚。真是抓住机会就要表演一番,防不胜防啊!
闻人砺倒是没有注意到众人之间的暗潮涌动。不就是唱歌嘛!他之前跟孟岩他们一起出来,也经常是吃完饭就唱歌。刘春明这个五音不全的麦霸每次进了包厢就抓着麦克风不放。闻人砺嫌弃刘春明唱歌难听,进入包厢之前都会提前买一副耳塞戴上。
刘春明每次看到闻人砺买耳塞都觉得愤愤不平,这次倒是主动给闻人砺买耳塞去了。一边付账一边在心底幸灾乐祸,暗搓搓的期盼陆文渊把嗓子都唱哑了,闻人砺也听不见——
人家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他就让陆文渊情歌唱给聋子听!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等大家进了包厢以后,每个人都争着抢着要当麦霸。包厢里响彻起一阵狼哭鬼嚎的歌声。所有人都非常默契的唱一些深情的歌,搞笑的歌,飙高音的歌试图打破陆文渊想要营造的那种暧昧的气氛。
终于轮到陆文渊点歌的时候,所有人目光灼灼的盯着陆文渊。想要看看这只大尾巴狼还能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可是陆文渊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竟然没有点什么符合告白场景的肉麻兮兮的歌跟闻人砺告白。反而点了一首很老很老的老歌,悠悠扬扬的唱给闻人砺听。
——虽然那也是一首情歌吧,但其实并不符合眼下的情景。
刘春明和孟岩不太理解陆文渊的想法。一群人面面相觑,数脸懵逼的看着陆文渊。
陆文渊安安静静的唱完了一首歌,冲着闻人砺笑道:“你还记不记得,这是我们两个第一次见面时,学校对面书店里放的歌。”
轰的一声巨响,陆文渊这句话把刘春明等人炸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还有女孩子忍不住双手捧心,双眼亮晶晶的感慨道:“好浪漫呀!”
十多年前第一次见面,学校对面书店里放的歌竟然还能记的这么清晰。要说陆文渊心里没有闻人砺,她们这些旁观者都不相信。
闻人砺闻言一怔。他已经记不清他跟陆文渊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了。更记不得陆文渊刚刚唱过的歌。
陆文渊微微一笑:“但是我记得。”
那是陆文渊转学报道的第一天。彼时陆总刚刚决定把新成立的陆氏集团的总部迁到A市。他把妻子和儿子也带到了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下定决心要在此地扎根发芽,要让陆氏集团的名声响彻国际。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而陆文渊却因为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朋友们郁郁寡欢。直到他在新学校的门口看到了闻人砺——
精致的小少年从黑色的豪车里走下来,身上穿着干净的校服,背上背着方方正正的小书包,过分秾丽的面容板的一丝不苟,面无表情的从陆文渊的面前经过。
霎时间,陆文渊仿佛看到了一只闲庭信步的孔雀,扬着优雅高傲的脖颈,自顾自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耳边飘荡着学校对面书店里放着的歌:“……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心吹动。”
彼时的陆文渊年纪还小,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只记得这首含蓄的歌词伴随着秋日里最凉爽的一丝风,勾勾缠缠的吹进了陆文渊的心底。
第59章
从温泉度假酒店回来以后,闻人砺的伙伴们十分默契的缠了上来。具体表现为三不五时的跑到石历资本坐一坐,每天晚上到闻人砺的公寓坐一坐,周末时间约闻人砺出来玩一玩。
有些人为了光明正大的占用闻人砺的时间,甚至一改自身的纨绔习气以及宁死不工作的誓言,跟家里讨要了公司职务,光明正大的带着业务去找闻人砺寻求投资合作的机会,其最终目的也只是不想让闻人砺跟陆文渊单独腻在一起。
闻人砺的投资公司刚刚开张,除了在二级市场的资本运作以外,确实也需要投资一些未来前景不错的项目。伙伴们拿出来的项目自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后,他们自己认为不错的。否则也不好意思拿到闻人砺面前,浪费闻人砺的时间。
可是在闻人砺看来,这些项目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不过这种情况也能理解。以刘春明等人的家世背景和家庭地位——各个都是不事生产的二世祖,他们能接触到的项目质量着实有限。
对于他们背后的家族来说,真正好的项目要么需要巨额投资,不得不找合作伙伴分担风险;要么可以独立开发,根本不需要找合伙人分一杯羹。
石历资本刚刚成立一年多,公司账上可动用的资金全部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个亿,这其中还有一大部分需要放在二级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能够拿出来参与投资的资金本来就不多,对于那些动辄数百上千亿的大项目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还不如在这些小的项目上精挑细选,然后制定合理周详的发展计划,督促伙伴们将项目运营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