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找我父母低头钱来得更快,但我开不了口。嘉莱影城的投资,已经是他们对我事业最大的支持了,够了。
然而,有关《罪臣》叫停的情况,还是传到了母亲耳里。
看到母亲邮件时,我刚从片场回来。
电脑上回放着一段萧的近景。
那时萧被雷劈的事传遍了梁朝大境,国中人心惶惶,为免引起更大的恐慌,戚戬瞒下了君莫笑已断的事实。
近景是昏迷了三天三夜的萧在营帐的大床醒来那幕。
那幕,其实只有一个眼神戏是实景。
柏潜只用睁开眼睛。
这双眼睛里有什么情绪,不好揣测,也不方便向演员传递。
可柏潜睁开眼,他脸上抽搐的肌肉,完全替换了这场眼神戏的效果。他那种慌乱与不甘,都现于脸皮上。
大梁,是该换一位明君了。
母亲开门见山,问我缺多少资金,缺多少她补多少。
但我看了眼电脑屏幕,退出了邮箱。
剧本在盒饭边上,盒饭已经凉透了,我还是略过剧本,打开盒饭来扒拉了两口。
冷掉的羊肉膻味儿太重,汤汁包裹在米饭里,两口的食欲到了顶峰。
我把盒饭推开,点了根烟。
闭上眼睛靠在转动皮椅上,转了个圈儿,房间里的烟味散开了很多。
我记得柏潜一个小时前就和乔羽鸿去医生那复查了,这么久还没回来?
我心里突然空旷起来。除了戏里的萧,剩下全用来装柏潜。
萧和戚戬严格来算,是有一条不太明朗的感情线的。
情愫有没越界,越界到哪种层面,我其实没有在剧本里挑破。
柏潜拿捏的尺寸和距离感恰好,但连酌显然差些火候。
连酌单人的戏份,有不少出彩的镜头。可一旦与柏潜共存于一个画面,就有说不来上的怪异感。
我一直觉得这种怪异感是连酌的表演痕迹太重,没柏潜自然,所以显得他们搭起来像是两个时空。
打破两个时空壁垒的人是柏潜。
萧突遭雷劈,连酌爆发出了惊人的演技。也是这场爆发戏,让我真正意识到连酌的演技远远不够撑起一个内里丰富的角色。
他所谓的代表作,只是他选择了盛莫山,而不是盛莫山选择了他。
我还是不能克制地去遐想如果柏潜演了盛莫山的情景。
《大帅你来》感情线重,家国情怀,善恶因果这些只能算作副线。更过分的说,连酌去演,把古偶戏演活了。
可这样的演戏经历,实在是在大片的正剧文戏撑不起台面。
我越想越慌,想到最后竟然觉得柏潜给连酌搭戏,吃了大亏。
“没有吃亏。”柏潜一声轻笑,惊动了我张扬的思绪。
我从皮椅上转过身,看到柏潜从房间光影最深的地界缓缓而来,他嘴角的笑意标准地像用尺子量过,却不会觉得假,还想让他笑得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