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末世桃源 李千重 2675 字 4个月前

第十八章

十月四号的中午,沈宝云已经回到家里。

这四天在上海就像一个快乐的梦,把过去十几年分隔的时光一下子都连接上了。由于薛冰家里地方很小,全家父母妹妹四口人都住在那里,所以沈宝云就找了个邻近的旅店住下了。

如果可以选择,沈宝云真想晚上住在空间里,白天去找薛冰,但旅店是薛冰事先找好的,自己总不能不住,再说薛冰也会来找自己的,所以沈宝云只能在十一黄金周涨价期间咬着牙住那一天一百多块钱的旅店。好在是青旅,很合沈宝云的胃口。

这四天沈宝云哪里都没有去,就是和薛冰在旅店里或是她家里聊天了,薛冰不来的时候,她就在店里面看着留言板上的留言,或是在休息区看书、听别人聊天。

虽然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但沈宝云在广州待了这么久,对于大城市已经没有太多感觉。虽然上海也有城隍庙、朱家角这类地方,但她刚从黄山回来,对这些有古味的地方也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干脆就窝在旅店和薛冰喝着奶茶说话。两人虽然从前时常通过网络聊天,但促膝谈心毕竟感觉不同。

有一次谈得累了,沈宝云硬是挽留薛冰在自己的房间里小睡一会儿。旅店的经理真的非常有爱心,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开朗与宽容,对这件事睁一眼闭一眼。

其中有一天是到薛冰家里做客,头一天晚上沈宝云特意假作出去兜了一圈,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进入空间,拿出十只螃蟹用竹篓装了,带回旅店。和前台小妹借了一个洗脸盆,在里面放上水,养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薛冰来接她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一篓青色铠甲的大个儿螃蟹。

当时薛冰惊讶地说:“啊呀,你在哪里买的?”

“在附近的市场,据说是和阳澄湖不远的地方养的,价钱也不贵,我就买了。你看这螃蟹怎么样?”

薛冰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还拈起一个来细瞧,夸赞道:“真是好螃蟹!肥满得很!壳子上的光泽也很润泽。我妈已经做了一桌子菜,又要添上一个蒸螃蟹了!”

沈宝云回忆到这里,拿着笔的手停了下来,不由得笑了,记得她们当时还谈起《红楼梦》中的螃蟹诗,杂七杂八扯了一堆,不过两个人公认自己就算一口气吃掉几十只螃蟹,也是写不出诗来的。

沈宝云的岩洞草图已经画完了,她当天回到家后整理洗漱了一下,吃过午饭又小睡了一会儿,就开始干新的事情。已经十月份了,再过两个多月,广州的天气也要凉下来了,到十二月上旬就比较凉了。所以现在是广州气候最舒适的时候,沈宝云觉得自己一年里只有这个时候是最幸福的。

但她不由得要为在广州度过的冬天做打算,大家都以为东北的冬天是最寒冷的,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能冻掉人的下巴,但沈宝云凭借自己在广州四年的经验可以告诉大家,绝不是这样!

东北的冷是干冷,虽然下雪,但空气中没有那么多水分,雪后的天气也是晴朗的;而广州的冷是湿冷,虽然顶多不过五六度的低温,但混合着空气中的潮气,那种感觉能直接降到零下十度!而且广州的冬天,天空总是很阴郁,铅灰色阴沉沉的,常常一连多少天见不到太阳,虽然太阳的光线是存在着的,但就是看不到照在地上的明晃晃的光影。

因此从前每到冬天,沈宝云都觉得很压抑,她想现代都市很多得抑郁症的人是不是和天气也有关系?这样的冬天还不如东北呢,在故乡,起码雪后天空明净,日头照着地上的积雪还能反出另一种光。

而且这里冬天室内室外温度差不多,在家里卧室中就要开电暖气,出了卧室去做饭或者洗澡就是在寒冷中瑟瑟发抖,在办公室则只能多穿一点顶着,因为夏天虽然有空调,冬天却没有暖气。因此沈宝云每到这时分外怀念东北室内暖气烧得充足的暖洋洋的热气。

她还记得自己的爷爷家由于是医院的房子,每到冬天屋里热得出汗,只穿一件薄绒衣就可以了,就这样还时常打开一扇小窗户透气,和广州一比,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

沈宝云早就打算好,今年要到空间中去过冬,因为那里的山洞由于连着地热,温度很高,在夏天都有三十多度,到了冬天估计即使降温,也要有二十几度,正是最适宜人体的温度,尤其是那里又有温泉!

一想到在冰冷的冬季,自己在暖融融的岩洞里坐着摇椅看着书,有兴致时便去里面的天坑泡个温泉浴,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用盖得厚厚的,更不用因为怕冻鼻子而把整个脸都缩进被窝里,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这么长时间由于事情很多,所以沈宝云暂时只是在空间里通上了电,买了些电器,但各种家具却是一样也没有,现在算是农闲了,所以应该考虑一下冬季别墅的布置问题了。

沈宝云下午休息好之后,就拿了一个尺子蹲在山洞中东量西量,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大概的地形图,然后就像一个设计师一样规划了起来。

山洞里的面积大概有一百五六十平米,因此要好好筹划。床要靠在这边,床边有一个床头柜,另一边有一

个梳妆台,也可以兼作书桌。对面是书柜连着电脑台,侧旁边是衣柜,另一个侧边是屏风隔开的饭厅,饭厅与通向外面的通道口相邻,这样吃饭的味道就会散发到外面去。厨房是在通道里面的,紧邻着洞口,油烟味不会进入山洞,冬天从厨房端饭菜到餐厅也不用走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