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这么块料

天下珍玩 九年尘 1357 字 3个月前

林娉婷当然也听说过成化斗彩天字罐,她沒想到,唐易竟然真的在知鱼堂里捡漏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漏儿,是“天字第一号”漏儿。

这成化斗彩天字罐,的确一直以來就很珍贵。乾隆皇帝拿它都特别小心。

乾隆九年夏天,养心殿造办处发给大名鼎鼎的督陶官唐英一个缺了釉的天字罐,让唐英补釉。

乾隆皇帝怎么说呢。“如补得,补好送來。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來。”这可是传旨,还带着“钦此”俩字儿呢。

唐英紧张得不行不行的了,他把这件缺釉的天字罐带回了瓷都,研究了几个月。最后,他仿照原样,一共做了三对,原罐沒敢动,连同仿品,一起送回了皇宫。

他怎么解释的呢。大体意思是,我不敢冒昧地补啊皇上,我照着原样做了三对,皇上欣赏下,看看咋样。

乾隆皇帝看了这道奏折,提笔在上面写了一个“览”字,这事儿就过去了。

如今,全世界完整的天字罐,一共十几件,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天字罐,都能查到。

这天字罐还有一个待解之谜。那就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酒具,因为形制确实很像;有人说是祭祀所用,写了一个“天”字是为了祭天。不过,目前还沒有统一的说法,种种推断基本上都沒有很确凿的证据。

不管它是干什么的,总之是很值钱。

就连剃头天字罐的市场价值,都有据可考。

2000年,伦敦的一场大型拍卖会上就拍了一件剃头天字罐。

“剃头”这个说法,在古玩圈里很广泛,沒了盖子的东西可以叫剃头,顶部出现破损,人为修整打磨之后,也可以叫剃头。伦敦拍卖会上的这一件剃头天字罐,既沒有盖子,口沿部分也因为破损被人为磨平过,真可以说是“大剃头”。

就这么一件东西,本身不全,又破损了,再磨平了,都折腾成这样了,还是在十几年前,它拍了多少钱呢。

一千万。

唐易的这件,只是沒了盖子,时间又过去了十几年,这要是上拍,轻轻松松翻上几个跟头,那是一点儿问題都沒有。如果运气好,过亿之后继续有人较劲儿,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