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沉寂中,只听得马蹄的声音越来越近,马匹似乎并不多,而且明显是从东边疏勒城的方向而来,不少苏氏亲兵心里不由骤然升起一线希望。
来人很快便出现了山涧的入口,却是寻常民夫打扮的五六个男子,还牵着几匹空马,麴家的部曲上前拦住了他们,没几句话却立刻让开了道路。只见领头之人是个四五十岁的高大男子,径直驱马奔到粮队中间,向裴行俭抱手行礼,“阿郎,阿古来迟了,适才路上遇到了十来个苏家走狗,阿古和小徒们毙了几个,只逃出五六骑!”
这句话仿佛一柄重锤落在了那一百多名苏氏亲兵的心上,众人心头越发一片冰凉,那些蓄势待发的弩箭落在背脊上的寒意,变得直指心底,有人咬了咬牙,压制住了嗓子里的颤声,“裴长史,某愿做个人证……”
“小的也愿意。”
“下官愿作人证!”
乱纷纷的声音顿时响彻河谷,语调也越来越急迫恳切。
苏南瑾原本看见来人并非突厥大军,身上已多了几分气力,这片声音一入耳帘,嘴唇上刚恢复的一丝血色又褪了个干净,几乎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些一刻钟前还可以为苏家出生入死的士卒,眸子里一片死灰。
裴行俭并不理会他,只是令部曲们将这一百多名苏氏押到一旁,先军官后士卒,一一问明口供,签字画押。这等活计那些西州差役自是熟练无比,拿出裴行俭准备的笔墨纸砚,提问人犯、抄录口供,自是忙得不亦乐乎。
裴行俭带马走到阿古身前,低声笑道,“阿古辛苦了,可是夫人让你过来的?此次怎会烦劳到你?”阿古原本便不是裴家的下人,几年前裴行俭在西州立稳了脚跟,索性便推举他到军中当了个教头,在西州和高昌两处教导那些府军们的武艺。此次西州闹得天翻地覆时,他便不在西州城中。
阿古笑道,“西州一解围某就回了府,阿郎这次离开,家中没留下几个得力之人,某有些不大放心,便住了回来,初七那日,夫人急着寻人来给阿郎报信,道是要提防苏家贼子。阿古虽然老了些,这骑射的功夫倒还没搁下,便带着几个弟子领了这差事,这雪地里到底难走了些,某虽日夜兼程,还是来晚了一步。看来阿郎是早有预料,麴世子那边想来也是无妨罢?”
裴行俭笑着点头,“自是无妨。”又觉得有些纳闷,“夫人怎会知晓此事?”
阿古摇了摇头,“某也不知。”想了想又把当日琉璃寻机拿下了两队苏氏亲兵之事简单说了一遍。裴行俭略一思量,倒也猜到了其中的关节,不由哑然失笑,正想再问,却听身后有人低声叫了声“裴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