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4

悍臣 乌鸦大婶 1981 字 4个月前

张儒摸了摸自己的脸,诧异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可跟你说,我是没有断袖之癖的。”

张安抬手在张儒肩膀上轻抽了一把:“滚蛋,老夫也没有断袖之癖。老夫是觉得奇怪,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通。”

“什么想不通?”张儒有些没摸着头脑,一脸奇怪的问。

张安道:“关于马璁的处置方法。摆明了只要杨荣不死,他定然会在奏折中参马璁一本。这次就算马璁戴罪立功,只怕这大同副总兵的位置也保不住。

哪怕马璁立功巨大,哪怕是因为他的拼死相救才保住大同和宣府边军。以后杨荣和他也注定没法共事,以杨荣的性子,只安排以后会给马璁小鞋穿。

你我的奏折里面除非是将事实写得十分曲折,并且将责任推到杨荣身上,才有可能保住马璁。这一点你都想不明白,这就是老夫纳闷的地方。”

张儒呵呵笑着,不解释也不反驳。

这就更是勾起了张安的好奇心思,死活拉扯着不让他离开,非得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张儒反问道:“好吧!将军为马璁着想,可曾为那些被俘的兄弟想过,可曾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想过?

对,我不想马璁出事。

可能整个朝堂上除了马文升老将军之外,就我最不希望马璁出事。

但事情已经出了,不给马璁点厉害瞧瞧,他不会长记性。不给杨荣和朝廷一个交代,就算马璁的老爹是兵部尚书,那些文官也会抓住不放。

我不怕引火烧身,我怕适得其反。”

张安思忖片刻,又想了想张儒在京城的处境,顿时明白了张儒的用意所在。

他之所以琢磨着这奏折该怎么写,不是他不敢写,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写。

平铺直叙显然是不行的,马璁的一条性命可是跟着奏折息息相关的。

拐弯抹角倒是可行,然而他还要考虑一个杨荣。

想要让马璁安安稳稳坐在大同总兵的位置上,除非杨荣死。杨荣不死的话,以马璁的身份和资历,根本就没法在大同独掌兵权。

“为将之人,当心胸宽广,不能小肚鸡肠。杨荣的心,实在太小了。”张安想明白之后,十分平淡的说了一句。

张儒辩解道:“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安压根就不听他解释,转过身道:“看在他对朝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么些年又为朝廷守着大同边镇的份上,放过他的家人。”

“将军的意思,我懂了。”张儒点点头轻声道。

临近夜晚,明军清点人数,统计战损,同时也统计收获。

火头军埋锅造饭,其他人在一旁吹嘘着今日的战绩,除了偶尔会有人因为袍泽的战死露出沮丧的神情外,气氛大体看上去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