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贺缘声喜欢中国人,喜欢中国留学生。

他们每一个都像当初的辉声一样,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在敲响希声、演奏音乐的时候,焕发出他许多年没有见过的光彩。

那是他深藏于记忆中的光彩。

更是他童年时期的光明。

至今他都能清楚的回忆起希声浑厚的声响,还有声响之中温柔的话语——

“这个声音在中国,叫作宫,对应的是西方音律的C调Do。”

后来,温柔的人再也没有办法教他编钟的声响,却来了一位天真烂漫的年轻人。

他说:“宫商角徵羽,就是我们中国的完整五音。希声缺的商徵羽,我一定会把它找回来。”

贺缘声眺望车窗外一尘不变的风景。

三十多年过去,他依然可以想起每次去利瑞克学院的心情,依然可以清楚回忆柏辉声说过的话语。

他说:“师叔,我准备回中国。只有中国能够奏响我想要的宫商角徵羽。”

“贺先生。”

谢会长站在车门旁,等候着陷入回忆的老人。

贺缘声慢腾腾的下车,慢腾腾的走向博物馆,几十年未变的绿化、街道、楼宇,仿佛仍旧停留在他第一次送柏辉声来报道的时候。

利瑞克博物馆门口,站着熟悉的身影。

“嘿,贺先生。”

威纳德亲自迎接,十分郑重,“你再晚来一点点,就要错过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了。”

“是吗。”

贺缘声没有寒暄的兴趣,径直往里走,“他能比你们的电子创作更优秀?”

威纳德研究编钟,自然也演奏编钟创作的乐曲。

他带着一群学生,按照符合人类听觉的频率,创作了一段绝无仅有的舒适音乐。

完美的频率,经过了严格的调整与控制,被誉为上帝的圣光,没有任何一个音违背人类的听觉。

贺缘声也听过。

就那样,不好不坏,却比许多胡乱敲击优美,确实值得威纳德夸耀。

然而,此时的威纳德深深嫌弃起自己的创作。

“我只能说,刻意的数学和物理能够创作让人满意的音乐,却永远无法创造艺术!”

他的语调夸张,充满了对中国留学生的赞美,“我向你保证,待会你将听到真正的艺术之声。”

贺缘声走进博物馆,连一丝笑容都无法回应。

艺术之声?

在他心里,能够敲击出艺术之声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

再美的艺术,也不是他期待的艺术——

“叮!”

清脆的钟声,在他靠近战国编钟展览厅时,扬起旋律。

悠长又舒缓的乐曲,随着一个一个钟体的颤抖,编织出了一段熟悉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