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管家一直催着蒋夫子快些归家,蒋夫子却不曾理睬,逼得急了,甩他冷脸避而不见。
如此过得四五日,蒋夫子眼巴巴去请了大夫来,证实柳氏确实有孕,只月份尚浅,嘱咐他好生照料。
柳氏闻言,不由喜极而泣。这么多年,她终于与他有了更深的纽带,有了孩子,这个家才算圆满。
蒋夫子年近四旬,此番还是头回当爹,欣喜不已,又让人把府里修葺一番,连柳氏走路稍微快些,都让他神经紧张,生怕她出事儿,勒令她不准如此这般。
如今柳氏有孕,蒋夫子更是不提要回京的事情。年管事再催,被蒋夫子当训斥一顿,扬言要么他等,要么就滚。年管事苦逼兮兮,如今真真是骑虎难下,万般后悔当初接下这个差事。
如此又过了两个月,头三个月过去,胎已经稳了。蒋夫子这才携了柳氏一块上京。
马车上垫了厚厚的褥子,一路行动很慢,蒋夫子途中买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半大丫头给柳氏使用,一个叫白芍,一个叫连翘。等他们一行人抵达京城,已经是一月有余。
前前后后算起来,从年管事出去寻人,到如今,已经是半年时间有余。此番从乡下一出来,年管事便在蒋夫子的照看下,给府里书信一封,说以寻到大郎,即日起便回。
年管事虽说在蒋家住了两个月,可关于这点,他也不敢给府里说,甚至心里已经打定主意,等回了京,只说是自己一直在外寻人。
周府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院,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也算不错了。
从年管事儿嘴里,得知府里头另外还有四位郎君,最小的那个不过四五岁光景。二郎三郎是夫人所出,俱已成亲生子。三郎不过十来岁的少年,前头也考上秀才,四郎作为周大人的老来子,平日很是得宠。
这么多人居住,如此一来,周家的宅院也不过勉强够住罢了。
说来周大人也有些本事,他进京后所娶的女子,在这京城也算是二三流世家的女儿。这座三进的宅院还是那女人的嫁妆。
这般想来,也难怪当年蒋夫子母子在府里头会过得这般艰难。
一到了这里,柳氏便发现丈夫绷着一张脸,显得很是冷静。柳氏捏了捏他的手,蒋夫子看了她一眼,说道:“吓着你了?我没事,只是心情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