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界洪运十三年。
夏成墨是个普通的修道人,婴孩时就被弃在路边,幸得外出捉恶妖的师父捡回道观收做徒弟,才能平安长大。自知事起,夏成墨便跟随一众师兄学习道术。十四岁和清源师兄一同下山第一次捉妖,往后十多年,慢慢在道观周围也算小有名声,被他救助过的百姓都尊一声清流道长。
夏成墨修仙资质极高,如今已是师门同辈中的佼佼者,但对降妖除魔却并不上心。师兄弟们出师后都依照惯例下山云游历练,除妖卫道,只有他一直窝在山上,直到上一年才被忍无可忍的师兄打好包袱扔了出来。夏成墨没有捉妖的兴致,一则是懒,二则有个不为认知的天赋异禀——他能听懂没有成妖的飞禽走兽的吼叫,甚至能知晓有了灵智的花草树木的心思。如此奇怪的本事夏成墨并没有告诉他人,除了自己,只有那个长年闭关即将飞升的师父知道。
在夏成墨眼里,妖也好,精也好,不过皮囊有异,和人并没有不同。不是所有的妖都十恶不赦,正如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妖有好妖,会老实本分认真修炼,人有坏人,会欺男霸女杀人放火。夏成墨不会四处去找妖怪然后收妖,但遇上坏的妖也会动手降服或者除掉,同样遇上坏人也会教训或者送官。因为这样的“懒惰”,这么多年,夏成墨的收妖袋只关过寥寥几只妖怪,偶尔被师兄弟取笑是妇人之仁,他也只是笑笑并不辩解。也知道有些师兄弟修行就是为了斩妖除魔,但那只是他们的做法,与自己无关。
人与妖一直不曾和睦相处,这种对立从古自今,或延续下去,永不消弭。夏成墨不敢定论这样是好是坏,但不需担忧,天道循环,自有她的物竞天择。
夏成墨虽然于收妖一道没有建树,但法术与武力修行却出类拔萃。到弱冠年纪,已隐隐有超脱之气,被观中一众长辈看好,认为有机会成为观中最年轻的得道成仙之人。夏成墨不在意能否很快列入仙班,只想优哉游哉过活。于是慢慢地从紫阳山开始走,到一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等到又愿意上路了就继续走,换一个地方继续停留。在这些时间里,夏成墨看到了不少的妖。有些是在深山里遇到,有些或许只是在某个集镇上擦肩而过——很多妖进入了人间,模仿着学习着像一个人一样生活。他们表面看起来与普通人完全一样,一般人根本辨别不出彼非同类,譬如眼前这位。
坐在夏成墨对面的,是一只已经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妖。这妖化形得较为出色,身材高大,英武俊朗,算得上人间的伟男子。不但如此,他性格温和,见识广博,举手投足更颇有风度,可以说比人间许多大家公子都更为出众——这样一只妖,看起来与人毫无二致,甚至比普通人更讨人喜欢,比许多人更加出色,与他对面而坐,谁能想到他是只妖,还是只狐妖?
这是只名叫白云霄的善良狐妖,夏成墨认识他也纯属偶然。
那日夏成墨在山中结庐,等那五百年一结蕾的紫昙花开。本以为如此仙草只有自己一人发现,实在幸运至极,不料花期将至竟来了一位同好,便是狐妖白云霄。
初见时,白云霄夜半披露而来,青衣绶带,宽袍大袖,风姿卓然,恍若仙人。若非夏成墨自幼修道法眼出众,怕也要相信了他那番方外云游修道人的说辞。
说来白云霄的话也不是全部都是假话,只不过他修的道是妖修之道罢了。而斯时白云霄风仪出尘堪比上仙,为夏成墨生平仅见,心生喜欢之下便装作信了,未忍拆穿。而得知白云霄也是为紫昙花而来,夏成墨竟立刻生出了将此珍宝让给他的心思,亦是生平首次。
说起紫昙花,乃是世间罕有的灵物,传闻可起死回生,功效与仙草媲美。紫昙花千年难出一枝,只长在东渊尽处千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上。东渊是一片弱水,铁石落入其中都会立即化为乌有,普通生灵根本无法靠近,更莫论要攀上悬崖摘花。故紫昙花虽长在绝境,却不会轻易被人采摘,加之得上天眷顾,较之一般草木更容易聚灵修行。紫昙花得了修行之便,却要承受另外的困苦。普通草木因为没有灵智想要修炼成精已是耗时极长,紫昙花贵为灵草,便更加艰难,非数万、数十万年无法修炼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