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嫡女之一寸灰 怀绣 2499 字 4个月前

过完元宵以后,蒋云澹和宋致朗都定好了出发的日子。穆夫人说华滋年纪也不小了,叫华滋不用再去上学,以后要多用心女红,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小姐。

华滋只得遵从。

外面的世界发什么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前,天地巨变,国号就换了一个,说是以后的国家是所有人的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成为了历史。

可是梧城到底偏远,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听说东边靠海的那些城市里,甚至在华滋印象里一直是草长莺飞的江南,来了很多西洋人。他们高鼻深目,金发碧眼,浑身长毛,行走在尚穿着长袍的中国人之间。

华滋还以为梧城将一直是安好的,是不被打扰的。

那天,华滋听见说城里新来了一位市长,说是总统任命的。华滋不是很明白市长、总统的含义,她猜度着就是钦命的巡抚吧。

孟东还有四大家族其他的人,以及城里有头有脸的都去码头上迎接了新市长。跟着新市长来的还有穿着崭新制服的士兵。他们不苟言笑,每人身后背着锃亮的长枪。

城中百姓传说这新市长有多威风凛凛。

这一切似乎依然与华滋没有太大关系。直到市长任命了新的教育官长,教育馆长又下令开办新学堂。又有一些外地人来了梧城,是教育馆长聘请的校长和老师。

华滋问碧云:“你父亲以前就是校长吗?学校里不读《诗经》吗?”

碧云心里突然一阵凄楚,自己曾经的生活已经远得像别人的生活。她真的曾经是校长千金,真的受尽疼爱吗?“我没有去过学堂,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有数学、自然、体育一些课程。”

“数学就是算数?以后又不当账房先生,还要学这个?自然跟体育是什么?”

“自然大概就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吧,像地球围绕太阳转这类。体育就是跑步、打球。”

华滋一听说道:“致朗肯定喜欢。”

新学堂在私塾的原址上办了起来。老先生的四书五经再没有用武之地,学校安排老先生去给一些年纪小的孩子启蒙。

华滋一直想去辞辞老先生,那天,叫人准备了食盒礼品,就去了学堂。

正是上课的日子。

学堂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所有人一起上课的大课室里站着的已经不是老先生,而是一个年轻人,大声讲着:“于是那文士就动手奏奥大利的国歌,听的几千个人,都脱了帽子,互相唱和。”听得华滋大为奇怪,想这样的词句竟然能成书。

华滋往里走,老先生正在一间小房间里,下面坐着二三个童子,老先生教他们识字,不过是最简单的一二三四之类。想起先生以前在课堂上解《春秋》时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华滋心下黯然,退出去,直接去了老先生的住处。

师母正在葡萄架下纳鞋,招呼华滋快坐下,倒了一杯茶。

华滋坐在石凳上,心里感慨,与师母闲话了几句。

一时,老先生也过来了,也在石凳上坐下,端起一杯茶,润了润嗓子。

华滋请了安,唤了一声:“先生”。

老先生微微一笑,颇有些高兴的样子:“才多少时没见,好像又高了些。”老先生刚见华滋的时候,华滋才是一个八岁稚子,如今已经十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