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ˇ

花景生 多云 3479 字 4个月前

冬雨绵绵,江天浩广而悠远,雾霭沉沉,水天竟成一色,晦暗不明。

“殿下,不知王上的情况如何了?这已是小怡能调动的最快的船了,估计后日午后就能到达临州。”双福躬身回话,他满脸疲惫,却不敢稍稍懈怠,昨晚差点就酿成大祸,若不是佛祖保佑,太子殿下安然无恙,他就是粉身碎骨也无法挽回了,可是——,双福抬眼凝注着明霄,殿下真的安然无恙吗?

昨晚事发突然,当他惊觉不对时鸾哥儿已被那舞狮者卷携而去,他直追了大半夜,绕着东安城跑到第二圈时才发现上当受骗,那身披狮皮者好像不止一人,这一发现令他更加大惊失色,舞狮者竟还有同伙,这完全是预谋而为,殿下的处境必定不妙!双福真想当时就以死谢罪,但又实在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窝窝囊囊地一死了之!就是死,也要先将鸾哥儿救回来!

双福匆匆赶回寓宅调集人手布置追查,却万万没料到青鸾竟已安然回到了宿羽园,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眼疾竟然痊愈了,双福当时就喜极而泣,就像上一次青鸾遇到海寇生死不明之际,忽然得报他已安然脱险,原来世事当真难料,祸福如此莫测,因为就当双福以为从此就否极泰来时,再次遭受打击,青鸾将一个时辰前刚刚送到的急报递给他,原来武王陛下前一日曾两次昏厥,腹痛难耐,已卧床不能理事了!

“我们现在就回临州,连夜走,由旱路至吴州再改水路。”青鸾当时倚在榻边,简短的吩咐,声音宁定,因眼疾刚好,不欲见光,屋中并无灯烛,但,双福还是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一点异样,如此细微又如此清晰,仿佛……仿佛他的灵魂正自高空跌落……跌落……随时都会摔成碎片!

幸亏不久小怡姑娘就回来了,帮青鸾检查了双眼的情况,又去调动大华商行的人马协助他们撤离,不然如此仓促,他们此时还上不了船呢。

双福继续关注着青鸾,发现他靠在榻上,斜倚着窗棂,双眼凝望着船窗外的江景,好像在饱览江上风光,又似对万事万物浑然不顾,只有肩侧随风飞舞的发丝带着一丝活力。

双福不知昨晚鸾哥儿到底遭遇了什么,青鸾只说自己平安无事,关于那个劫持他的舞狮者和其他的来龙去脉只字未提,也毫不关注双福的追逐,甚至没有问起那只凤鸟的去向,仿佛所有的前因后果都与他无关,又好像他对此已胸有成竹。

他既不说不问,那双福就更不敢追问。只得暗暗留心着青鸾的一举一动,发现他除了更沉默,更静谧外,一切举止行为与平日无异,只是他的那双眼睛,在那双重获光明的眼睛里似乎暗藏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那似乎是个连他自己都无法破解的谜题。

“殿下——”双福不甘心,再次轻声呼唤,“我已将信鸽放了出去,今天夜里双寿就该得到消息了。”

明霄肩膀微颤,他并未回头,好像眼眸已经沉浸在江水之中了,淡声说道:“不需惊慌焦虑,我这些日子天天都和左右两相保持联系,临州大定,并无乱象,只要此时川蜀无事,只要盯住了李普和明浩,应该无甚大碍。只是父王的旧伤,却……却……”明霄倏地停住,——父王的旧伤却很难诊治。当初景生曾为父王看诊,好像已有良策,但他……很快就遇难了……什么事都还没来得及做!

就在这时,门上响起轻轻地叩击声,小怡清甜的声音随即在门外响起:“阿鸾,你的药煎好了,趁热喝吧,不苦。”

明霄默然轻笑,——不苦?他这一生人似乎都在啜饮一杯苦药,酸涩不已,在岁月中煎熬而成,被逼至此,由不得他不一饮而尽!

双福已快步上前打开舱门,唐怡端着托盘闪身而入,黑眼睛里带着丝笑意,温暖而坚定,“阿鸾,再过几日你就不需吃药了,”说着她就走上前去,“至于武王陛下的旧伤你也先不要焦虑,没有……嗯……没有花儿主刀……我一时还无法为陛下取出滞留在腹中的箭钩……但花儿以前特制了一些止痛消炎的药物,我已派人回大华岛取了,很快就能送到临州,这些日子,陛下只要保持卧床静养应该没有大碍。”

明霄左手端起小碗,如饮甘露般一仰头将那苦药倒入喉中。一线苦涩顺着喉管倏地烧向胸腹,明霄抿紧双唇将所有的苦都收入心底。

“双福总管,我们就这样一走了之是否会引起大夏的不满,毕竟这些日子得到大夏朝廷的诸般照顾。”唐怡将空碗放在托盘上,眸光微扫捕捉到明霄冷凝的表情。

双福踌躇了一瞬,看看明霄,轻声答道:“昨晚之事大有蹊跷,大夏与此脱不了干系,因事关殿下,我们只能吃个哑巴亏,无法兴师问罪,但却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总怕大夏是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此时离开正是时候!”

明霄的右手藏在袍袖之中,紧紧握拢,他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掌心中那个物件儿的形状,质地,明霄的双眼蓦地阖上,——昨晚发生的一切竟然并不是一个梦,那人,他,曾真真确确地存在过,曾真真确确地与自己无限欢 爱!

“关于父王的身体状况一定要严加保密,但凡有人泄露内情,斩!”明霄声音不高,也未抬

头,但他凝肃的声音却不容置疑,“此时对大夏应全面关注,回去后我将同父王商量,回调驻扎旧蜀的一部分兵力北上,加强夏楚边防,严防大夏趁父王病弱之际图谋不轨!”双福和唐怡都心里一跳,这一刻的明霄,杀伐决断,毫不迟疑,确实颇具王姿。

“此时朝中有刘季和王准两位丞相撑持,应该并无大碍。谢氏已去,其他人杀鸡儆猴轻易也不敢妄动。我的眼疾已愈,更不会疏于朝政。”明霄的声音更加低沉,仿佛已将他的全身心都凝聚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