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他说:“早在七百年前,中国已经有了比乌雀山大桥更惊险的桥梁,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也建成了比乌雀山大桥海拔更高的桥梁。时至今日,它们也在供无数中国人穿行,从没有人质疑它们存在的必要性。”

“七百年?上世纪?”记者的语气尽是惊讶。

在大多数人心里,中国落后得不可能在这两个时间点有所建树。

他们诧异问道:“您说的到底是什么桥?”

律风挑眉,看向古堡酒店的服务生,“能给我一块黑板吗?”

古堡酒店观景台,聚集了不少在交流会间隙休息的建筑师和记者。

在服务生忙碌的搬出了一块白色小黑板之后,这里涌来了更多的人。

律风拿着笔,在众目睽睽之下,画出了两座惊险的山峰。

他的绘画功底十分扎实,寥寥几笔,就让在场的记者,感受到了山峰的陡峭。

“这是一座海拔两千米的高峰,而这里,是一座海拔五千米的高峰。”

然后,律风在两座山峰旁边,画出了英国矮矮的最高峰。

英国的最高峰上,是没有桥,也没有路的。

它作为一个参照物,安安静静的蹲在白色黑板角落,在顶端拥有了一根对照虚线。

律风抬手,在两千米的高峰上,画出了一条蜿蜒的曲线。

他说:“七百多年前,中国人为了能够通过这座山,修建了一条蜿蜒的盘山桥。它宽度大约三十厘米,一边悬空,一边靠山。想要通过这段盘山桥的人,必须抓住山岩的铁索,紧贴山壁,才能通行。”

正如他解说乌雀山大桥的开篇,记者们看他画出曲线的手,都透着诧异。

海拔两千米,七百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