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风继续说道:“战士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记者说没见过。因为那时候中国很穷,就算清朝末年亮起了第一盏电弧灯,也有很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存在一按就会发光的电灯,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感受过灯光的明亮。”
插画外的人,羡慕插画上的灯。
律风露出笑,神情温柔的讲述着那个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战士。
“他说:‘多好啊!希望战争胜利之后,孩子们也能在这样的灯光下读书。’”
殷以乔对课文,有着美好的想象。
那些编写给小孩子的读物,往往会给主人公类似十四行诗般的浪漫。
他勾起温柔的笑,问道:“所以那个人的梦想实现了,中国变得强大,现在人人都能用得上电灯了。”
律风点点头说:“梦想实现了,但是他却见不到了。”
“因为他在战争的夜晚,变成了指明道路的灯火,牺牲在了1947年的解放前夕。仅仅只有两年,战争就要胜利,新中国就会成立,向全世界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
那些战争年代遥远的故事,根本与他们毫无关系。
律风生活在条件优渥的大城市,更没有必要,再去铭记战争的故事。
不过,律风只是轻声说,“故事里的记者,替战士见到了梦想之中的电灯,而战士替千千万万生活在中国的孩子们,争取到了使用电灯的未来。”
“师兄,这只是一个故事,甚至可能是作者编造的。”
“然而我们中国,确实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战士,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里。”
越江船工、国院吴华,还有数以万计的牺牲者,不求名利地为他们深爱的祖国奉献。
只为了让中华大地上的人们,拥有更好的生活。
“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