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竟然还插着一面小红旗。
“看到旗子没有?”他手指一划,笔直示意对面的山坳,“到对面,还有一面。”
鲜艳的小红旗,成为了测量员留给设计师的标识。
可惜除了标识,乌雀山再没有留下更多的痕迹。
适应了山顶的冷空气,律风很快开始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实地勘察。
他放下背包,拿出了单反,拍摄下了方案一的落点位置,更多的焦点,对准了整座乌雀山。
一座桥梁的一个方案,就有两个山峰的选择。
他们花了两小时登山,待会还要下山,再去对面登一次顶峰,才算考察完方案一的选点。
看起来充足的时间,花费在路上过多,所以律风始终忙碌于记录乌雀山的实景。
周五一架起了测距仪,随时可以帮忙测量律风想要的数据。
可他看到律风用单反拍摄了乌雀山之后,又拿出了速写本,站在相同的位置,用手上的笔,重新绘制起乌雀山来。
他落笔极快,几个来回,就勾勒出乌雀山的走势。
周五一觉得奇怪,他很少见到拍过照的人,还要再画一次素描的。
然而,他从吴院那里听说过律风的事情。
年轻,但是才华横溢。
只不过是学习了曲水湾大桥,就能完成三角钢型支撑的应用,设计出一座新的越江桥来。
于是,律风在周五一眼里,显得格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