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峥嵘回到家中,紫荆已经收拾好情绪,坐在榻上,倚着窗框,读《史记》。这里的《史记》并不是司马迁所做,而是一位叫做秦明朗的人写的。
紫荆之前陪着峥嵘背了三百千,倒也识得不少字。后来家里招来了更多仆人,紫荆不用做饭缝衣,忽然一下子闲了下来,还有些不适应。
峥嵘就给她建议,读书吧。曾经有句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紫荆目前的身份是李家的表小姐,今后再不可能嫁与小厮下人之类的,那么她的见识必然不能仅仅局限在小小的门庭之中。不说要她多么能言善辩,能写诗书,做八股,最起码能够明事理,执掌一家中馈。因此,便为她选了这本史记。
峥嵘进了门,就脱了披风,丢给兰心,自己从绿意手中接过装着贵妃红的匣子,去博美人一笑。
还未进门,声音就已经传了进来,“紫荆姐姐,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紫荆搁下手中的书,下了榻,“怎么?你又出门了?”
“嗯,去了趟平渡,带了两匣子贵妃红,你尝尝看。”
谢小五悄悄回到家里,潜到祖母的房间里,“祖母,您可要救救我。”
谢老夫人看着是自家乖孙来了,笑着把他拉到怀里,“怎么了?这回又创什么祸了?”
“刚刚在如意楼,不小心拿盘子丢了李二少爷,不过他躲开了!”谢小五在谢老夫人怀里扭了扭,找了个舒服的位子,才安定了下来。
“那又怎么样!他不是躲开了嘛,你爹还能揍你不成?”谢老夫人也是护短之人,这么听着倒像是也没闯什么祸嘛!
谢小五见自己祖母已经被拉到自己阵营,这才窝在谢老夫人怀里窃笑了两声。
正在这时,珍珠掀起帘子,通传道,“老夫人,三爷来了。”
话音刚落,谢三爷就气急败坏的走了进来,“母亲,小五是不是又躲你这里来了?”
谢小五从谢老夫人怀里爬出来,就往里屋里钻。谢老夫人看着他那急切样,笑得乐呵呵的,责备她儿子,“多大点事儿?看你把孩子吓的!”
谢三爷看他娘这样子,知道老太太八成又被谢小五给蒙蔽了,这孩子倒是鬼精灵,就是不往正道上用,无奈的摇了摇头,“娘,你可知道小五他拿盘子丢的是谁么?”
老太太满不在乎的道,“不就是李家二少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