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中午,赵若茗到访。
原来那株百年人参已经鉴定出结果了。
“三川县经验最丰富的许老鉴定,你那株老参价值五千两白银,约三百五十两黄金左右。”赵若茗说道,“杜公子可愿意以此价出售。”
“愿意。”杜永南点头道。
赵若茗说道:“那好,我这就派人到保和堂正式出售。”
说明这事后,赵若茗便借口有事离开了。
下午,赵若茗到来,亲手交给杜永南一叠银票,说道:“这是五千两白银,汇通钱庄的银票信誉全国最好,不论何时何地都可能直接到他们的钱庄兑现。你清点一下。”
杜永南接过银票,点了一千两白银递给赵若茗。
赵若茗接过银票,发现比之前杜永南承诺的数目多了五百两,便把多出的五百两取出还杜永南:“多了,说好一成就一成。”
“不,”杜永南没有接这五百两银票,说道,“杜某获得赵府收留已经很感激,岂能再厚颜占赵府的便宜呢?这五百两银子当做接下一段时间的吃穿度用。大小姐若不收下,杜某万万不敢在赵府再帮逗留。”
“好吧。等你搬出搬出赵府时,再清算费用,剩余的的钱退还给你。”赵若茗说道。
杜永南听到这话相当隔离,仿佛要赶他走一般。不过,赵若茗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不会计较这些。事实上,他也不会在赵府逗留太久。
把银票给了杜永南后,赵若茗就离开了。
杜永南带着四千两银票出去,找到了汇通钱庄,把全部兑成了真正的白银或金子,然后到街上添置衣服。
大顺国的物价水平比较低,一个馒头才卖一个铜板,肉包子卖两个铜板,而一两白银可以换一千个铜板。杜永南身怀四千两白银算得上一笔巨款。
添置好衣服或其它生活用具后,杜永南返回静心院,把赵华安唤来,打赏他五两银子,然后让他把罗远山请来。
赵华安得到五两银子狂喜不已,他在赵府为奴,一年工钱也才拿到三两银子而已。所以,杜永南支他去找罗远山,他立即欢快地去了。
不一会儿,罗远山到来,刚进门时,还微微喘着气,想必是跑着过来的。
“呵呵,罗护卫,几天不见过得可好?”杜永南微笑地打招呼道,发现罗远山神情虽兴奋,但眼睛发红,眼眶发黑,料想这两三天肯定睡不好吃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