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马步,重要的是一个马字,要站出个马来。”
杜永南大声说道:“马是什么样子的,马是奔跑的!人骑在马上,身体就会由着马的奔跑而上下起伏。马步,是先贤从骑马中领悟到的拳术根基,所以站着的时候,也要站得一起一伏,凭空站出匹马来。”
国术小队队员听到,立即有所悟,知道之前自己所理解的马步根本就是错的。这些人都复旦学子,理解能力极强,杜永南教起来事半功倍。
“人纵马奔腾,那个起伏的劲儿是借助马的,所以出不了功夫,但是在平地上就不同了,那起伏劲儿,等于是把马融入了身体。你们一动不动的站着,身体重心全放在膝盖上,蹲久了,膝盖肯定要出问题。”
队员们齐点头。
接下,杜永南站起马步桩来。
只见他蹲着马步,身体却如风吹水面的上面起伏,仿佛身下真的骑了一匹马。
“记住,身体的起伏,实则是身体重心的起伏,你们要捕抓自己的身体重心。”杜永南一边演示马步桩,一边说道。
“武术并不是简单的一拳一脚,身体的平衡才是重点。身体失衡,不用敌人打你你,你们自己也会摔倒。连站都站不稳,又如何打人?连站都站不稳,又如何发力?好比站在结了冰的地面上,你们确定一拳打出去,其力量比得上在正常地面挥拳的力量?”
“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关键点就在如何把握自己的重心,每时每刻知道自己的身体重心在哪!”
国术小队的队员听到这里,无不心有所悟,激动起来,感觉杜永南才说几句话,他们就受益匪浅了。
杜永南又说道:“现在我开始教你们马步桩的动作要领:蹲一定要劲先到脚掌,起的时候,脚底五指要学鸡爪一样死死抠在地上,五个脚指一抠,就牵动了小腿的骨头和肌肉,膝盖自然挺起来,膝盖一挺,大腿一绷紧,提腰,收腹。这是起劲。”
“伏下的劲,你脚掌要鸭和鹅,脚蹼,五指都要松开。这样膝盖一松,大腿松,腰坐,腹鼓。”
“就在这轻微的起伏之间,不停的转换全身的重心,这样才能不使重心老落在一个地方造成身体损伤。”
杜永南讲完后,他走进方队中,一个人一个人地指导他们站马步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