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翰林的进士,混饭吃的小参政,到历史留名,骂声不绝,余音绕柱的大人物,只是因为,他外放的地方,是陕西。
刚去陕西的时候,洪承畴带了很多书,
所以洪承畴带兵去救韩城的时候,只是一个书生,他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杀过人。
据说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会打仗,天生就会杀人。
这是事实,不是据说。
洪承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军事天才,他带着临时拼起来的家丁、仆人、伙夫,就这么上了战场,却没有丝毫的胆怯。
面对优势敌军,他凭借卓越的指挥,轻易击败了起义军,斩杀五百余人,解围韩城。
在洪承畴人生中,有过无数次战役,有过无数个强大的对手,最重要的,是这一次。
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让洪承畴明白,他是多么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力挽狂澜,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他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个末落的王朝,创造太平的盛世。
讽刺的是,他最终做到了,却是以一种他做梦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洪承畴是一个务实的人,具体表现在,他正确地意识到,杨鹤是一个蠢货。
招抚是没有用的,钱是不够用的,唯一有用的方式,是镇压。
来陕西上任之前,洪承畴带来了很多书。三十年以来,书,是他仅有的寄托。
战后,他丢掉了书,做出了一个新的抉择——开战。
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此后的两个月里,洪承畴率领这支纯粹的杂牌部队,连战连胜,民军闻之色变,望风而逃。
在历史上,他的这支军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洪兵”。
洪承畴是文官,杨鹤也是文官,这是两个人的共同点,也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对待民军,杨鹤是很客气的,投降前,他好言好语招抚,投降后,他好吃好喝招待。
而洪承畴的态度有点差别。投降前,他说,如果不投降,就杀掉你们;投降后,他说,你们投降了,所以杀掉你们。
对于这件事情,我始终很疑惑,读圣贤书,就读出这么个觉悟?
自古以来,杀人放火之类的事,从来没断过,但公认最无耻的事,就是“杀降”,人家都投降了,你还要干掉他,太过缺德。
但更让我疑惑的是,这种缺德事,洪承畴同志非但干了,还经常干。
比如那位曾经围过韩城,被洪承畴打跑的王左桂,后来也投降了。洪承畴听说后,决定请他吃饭。
还没吃完,一群人冲进来,把王左桂剁了。
我始终觉得,这事干得相当龌龊,就算动手,起码也得等人家吃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