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种事情,一个人是做不成的,必须是团伙作案,既然是团伙,就要分赃,既然分赃,就可能不匀,既然不匀,就可能闹事,既然闹事,就必定出事。
钱千秋同志的情况如上,由于卖密码给他的那帮人分赃不匀,某些心态不好的同志就把大家都给告了,于是事情败露,捅到了北京。
但这件事情说起来,跟钱谦益的关系似乎并不大,虽然他是考官,并没有直接证据证实,他就是卖密码的人,最多也就背个领导责任。
不巧的是,当时,他有一个仇人。
这个仇人的名字,叫做韩敬,而滑稽的是,他所以跟钱谦益结仇,也是因为作弊。
十年前,举人钱谦益从家乡出发,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而韩敬,是他同科的同学。
在考场上,他们并未相识,但考试结束时,就认识了,以一种极为有趣的方式。
跟其他人不同,在考试成绩出来前,钱谦益就准备好当状元了,因为他作弊了。
但他作弊的方式,既不是夹带,也不是买考官,甚至不是买密码,而是作弊中的最高技巧——买朝廷。
买考题、买考官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所以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熟人,买通了宫里能说得上话的几个太监,找好了主考官,考完后专门找出他的卷子,给个状元了事。
当然,办这种事,成本非常巨大。据说钱同志花了两万两白银,按今天的人民币算,大致是一千二百万。
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还要作弊,可见作弊之诚意。
两万白银,买个官也行了,钱谦益出这个价,就是奔着状元名头去的,但他万没想到,还有个比他更有诚意的。
在考试前,韩敬也很自信,因为他也出了钱,且打了包票,必中状元。
可是卷子交上去后,他却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卷子被淘汰了。
淘汰是正常的,要真有水平,就不用出钱了。
可问题是,人找了钱出了,怎么能收钱不办事呢?
韩敬在朝廷里是有关系的,于是连夜找人去查,才知道他的运气不好。偏偏改他卷子的人,是没收过钱的,看完卷子就怒了,觉得如此胡说八道的人,怎么还能考试,就判了落榜。
落榜不要紧,找回来再改成上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