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6

这样的失败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皇太极决定,改变计划,攻击第二目标。

但在此之前,他打算再试一次。

五月二十日,后金军发动了最后的猛攻。

在这几天里,日程是大致相同的,进攻,大炮,点火,轰隆,死人,撤走,抬尸体,火化,再进攻,再大炮,再点火,再轰隆,再死人,以此类推。

五月二十五日,皇太极再也无法忍受,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撤退。

但他的撤退相当有特点,因为他撤退的方向,不是向后,而是向前。

他决定越过锦州,前往宁远,因为宁远,就是他的第二攻击目标。

经过审慎的思考,皇太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条严密的防线,锦州不过是这条防线上的一点。

所有的防线,都有核心,要彻底攻破它,必须找到这个核心——宁远。

只要攻破宁远,就能彻底切断锦州与关内的联系,明军将永远地失去辽东

皇太极决定孤注一掷,派遣少量兵力监视锦州,率大队人马直扑宁远,他坚信,自己将在那里迎来辉煌的胜利。

宁远决战

五月二十八日,皇太极抵达宁远。

一年前,他的父亲在这里倒下,现在,他将在这里再次站立起来——反正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然而当他靠近宁远城的时候,却看见了一幕奇特的场景。

按照惯例,进攻是这样开始的,明军守在城头,架设大炮,后金军架好营帐,准备云梯、弓箭,然后开始攻城。

但这一次,他看到的,是整齐的明军——站在城外。

总兵孙祖寿率军,驻守西门,满桂、祖大寿率军,驻守西门,其余兵力驻守南、北方向。宁远守军共三万五千余人,位列城外,准备迎战。

现在的袁崇焕,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击败纵横天下的后金骑兵,不用龟缩城内,不用固守城池,击败他们,就在他们的面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

皇太极的神经被彻底搞乱了,这个阵势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解能力,于是他下达命令,暂停进攻,等等看看先。

看了半天,他明白了——这是挑衅,随即发出了怒吼:

“当年皇考太祖(努尔哈赤)攻击宁远,没有攻克,今天我打锦州,又没攻克,现在敌人在外布阵,如果还不能胜,我国威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