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

天启三年(1623),袁崇焕正热火朝天地在宁远修城墙的时候,另一个人到达宁远。

这个人是孙承宗派来的,他的职责,是与袁崇焕一同守护宁远。这个人的名字叫满桂。

满桂,宣府人,蒙古族。很穷,很勇敢。

满桂同志应该算是个标准的打仗苗子,从小爱好打猎。长大参军了,就爱好打人,在军队中混了很多年,每次出去打仗,都能砍死几个,可谓战功显赫,然而战功如此显赫,混到四十多岁,才是个百户。

倒不是有人打压他,实在是因为他太实在。

明朝规定,如果你砍死敌兵一人(要有首级),那么恭喜你,接下来你有两种选择,一、升官一级。二、得赏银五十两。

每次满桂都选第二种,因为他很缺钱。

我不认为满桂很贪婪,事实上,他很老实。

因为他并不知道,选第二种的人,能拿钱,而选第一种的,既能拿权,也能拿钱。

就这么个混法,估计到死前,能混到个千户,就算老天开眼了。

然而数年之后一个人的失败,造就了他的成功,这个失败的人,是杨镐。

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率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全军覆没,光将领就死了三百多人,朝廷没人了,只能下令破格提拔,满桂同志就此改头换面,当上了明军的高级将领——参将。

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另一个成功的人——孙承宗。

天启二年(1622),在巡边的路上,孙承宗遇见了满桂,对这位老兵油子极其欣赏(大奇之),高兴之余,就给他升官,把他调到山海关,当上了副总兵,一年后,满桂被调往宁远,担任守将。

满桂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不但作战勇敢,而且经验丰富,还能搞外交。

当时的蒙古部落,已经成为后金军队的同盟,无论打劫打仗都跟着一起来,明军压力很大,而满桂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他利用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对同胞进行了长时间耐心的劝说,对于不听劝说的,也进行了长时间耐心的攻打。很快,大家就被他又打又拉的诚恳态度所感动,全都服气了(桂善操纵,诸部咸服)。

此外,他很擅长堆砖头,经常亲自监工砌墙,还很喜欢练兵,经常把手下的兵练得七荤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