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

熊大人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做到了无数敌人、无数汉奸、无数叛徒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因为事实上,他已放弃整个辽东。

自明朝开国以来,稳固统治两百余年的辽东,就这么丢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熊廷弼都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道理这样做。

但是他做了。

我认为,他是为了一口气。

当初不听我的话,现在看你怎么办?

就是这口气,最后要了他的命。

率领几十万军民,成功撤退的两位仁兄终于回京了,明朝政府对他们俩的处理,是相当一视同仁的——撤职查办。

无论谁对谁错,你们把朝廷在辽东的本钱丢得精光,还有脸回来?这个黑锅你们不背,谁背?

当然,最后处理结果还是略有不同,熊大人因为脾气不好,得罪人多,三年后(天启五年)就被干掉了。

相对而言,王大人由于关系硬,人缘好,又多活了七年,崇祯五年才正式注销户口。

对于此事,许多史书都说,王化贞死得该,熊廷弼死得冤。

前者我同意,后者,我保留意见。

事实上,直到王化贞逃走后的第三天,努尔哈赤才向广宁进发,他没有想到,明军竟然真的不战而逃,而且以他的兵力,并不足以占据辽东。

然而当他到达广宁,接受孙得功投降之时,才发现,整个辽东,已经没有敌人。

因为慷慨的熊蛮子,已把这片广阔的土地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

白给的东西不能不要,于是在大肆抢掠之后,他率军向新的目标前进——山海关。

可是走到半路,他发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

因为熊蛮子交给他的,不是辽东,而是一个空白的辽东。

为保证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熊先生干得相当彻底,房子烧掉,水井埋掉,百姓撤走,基本上保证了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

要这么玩,努尔哈赤先生就不干了,他辛苦奔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抢东西,您把东西都搬走了,我还去干嘛?

而且从广宁到山海关,几百里路空无一人,很多坚固的据点都无人看守,别说抢劫,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当军队行进到一个明军据点附近时,努尔哈赤决定:无论这些地方有多广袤,无论这些据点有多重要,都不要了,撤退。

努尔哈赤离开了这里,踏上了归途,但他不会想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因为四年之后,他将再次回到这里,并为争夺这个他曾轻易放弃的小地方,失去所有的一切。

这个他半途折返的地点,叫做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