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应该在万历十四年之后。
有一天,李太后和万历谈话,说起了皇长子,太后问:你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万历漫不经心地答道:他是宫女的儿子。
太后大怒: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这就是活该了,万历整天忙里忙外,却把母亲的出身给忘了,要知道这位李老太太,当年也就是个宫女,因为长得漂亮才被隆庆选中,万历才当上了皇帝,如果宫女的儿子不能继位,那么万历兄是否应该引咎辞职呢?
万历当即冷汗直冒,跪地给老太太赔不是,好说歹说才糊弄过去。
这件事情,必定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皇后没指望,老太太反对,大臣不买账,说众叛亲离,丝毫也不过分。万历开始意识到,如果不顾一切,强行立皇三子,他的地位都可能不保。
在自己的皇位和儿子的皇位面前,所有成熟的政治家都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决定政治动向的最终标准是利益,以及利益的平衡。
这是一条真理。
就这样,沈一贯捡了个大便宜,成就了册立太子的伟业,他的名声也如日中天,成为了朝廷大臣拥戴的对象。
可你要说他光捡便宜,不做贡献,那也是不对的,事实上,他确实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就在圣旨下达的第二天,万历反悔了,或许是不甘心十几年被人白喷了口水,或许是郑贵妃吹了枕头风,又找了借口再次延期,看那意思是不打算办了。
但朝廷大臣们并没有看到这封推辞的诏书,因为沈一贯封还了。
这位一贯滑头的一贯兄,终于硬了一回,他把圣旨退了回去,还加上了这样一句话:
“万死不敢奉诏!”
沈一贯的态度,深深地震慑了万历,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皇帝陛下正式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争国本”事件正式结束。
被压了十几年的朱常洛终于翻身,然而他的母亲,那位恭妃,却似乎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