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入睡困难症 一碗月光 1749 字 4个月前

头顶的梧桐树枯了叶,萧索得很,但是灿烂的阳光一照,忽然显示出一种英朗的温柔来。

像闻清映一样。

陶令在漫长又短暂的一瞬犹疑之后,写了一句话:“我整个周末都没事了。”

上节课讲到了中古道教的灵媒集团,吃完饭之后两个人回到花店,闻清映掩了卷帘门开灯,拿出笔记本来,上面列了几个很有针对性的问题。

看罢他的想法,陶令开始在手机记事本上打字:“‘个人宗教’这一概念,和宗教团体性之前其实是没有矛盾的,道教流派内部惯于使用同一种表达手法,而且修道者在形成团体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宗教体验。”

写到这里,他侧头看闻清映,闻清映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靠近了一点,拿自己的手机接话道:“我明白了,宗教体验将修道者们团结在一起,集团存在一个核心,就是灵媒,灵媒是创派过程中的宗教体验的承受者。”

陶令笑了:“对,这就是宗教经验中的接受问题。”

“马丁·布伯的研究表明,宗教和巫术最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宗教试图在人和神之间建立一个‘我—你’的关系,关系的核心是‘人格相遇’。”

再次抬头,正好发现闻清映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陶令心狠狠一跳,问:“怎么?”

这句是说出来的,但是闻清映毫无阻碍地接收到了他的意思。

闻清映抿了一下唇,打了几行字:“先生,如果一个人想跟另一个人建立这种人格关系,这算是在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个宗教吗?”

第22章 不舍

陶令愣了一下,看闻清映是认真在问,想了想,他暂时撇开这个问题,写:“人和神之间的这种联系,简单来说就是人信仰并为神奉献,神从而庇佑人。所谓个人宗教,跟我们所说宗教为了生活是相似的,道教上清集团信仰仙真,通过灵媒接受仙真话语,为的是解决生存问题,种种现象都落脚在个人宗教上。”

闻清映看着他的手,见他停下,侧过头来。

视线在近处交缠一下,陶令心跳得快要失速,他不露痕迹地撇开目光,接着写:“某些团体是否能被称为宗教是有判断条件的,很多学者有过研究下过定义,但是你这样问,其实……可能两个人之间会产生类宗教体验的感受,只能说是类似体验,因为形成宗教的必备条件不足。”

“以上是比较理性的解释。宗教的人格相遇只能在人和神之间,是力量决定的,这放在邪/教里面就很好理解,邪/教在形成团体的时候总要先塑造一种超脱人世的力量,哪怕是供奉某个人,也要把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神化。”

“因为人无法真正把自己完整地交托给另一个人,人也不可能真正庇护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