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9日上午10点
菜市场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一个挨一个的菜摊上满满的盛着各式蔬菜,菜贩高声招呼着客人,精明的家庭主妇们用一双双利眼瞧着菜是否新鲜价格是否合理。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牵着刚会走路的孙子挤在人群中,今天是周末,女儿女婿会回家吃饭,她早就定好了要做肉焖豆角,出门的时候孙子吵着要跟着出来,她只领了孙子一起逛菜市场,一手牵着孙子,一手盯着菜摊上的油豆角看,“豆角怎么卖的?”
“六毛钱一斤。”
“这么贵啊!”
“不贵,一点都不贵!家家都是这个价!”菜贩子跟她讲着价。
她想了想确实每家都是这个价,这家的豆角又确实看起来最新鲜,只得买了,菜贩子熟练地称好,一看价格——一块三毛七……“我算您一块三。”
“你真接算我一块得了。”
“老太太我们小本经营,你说的价格我上菜都上不来。”
“那你再给我一把葱。”老太太上去拿葱,菜贩子没办法,只得认了,老太太喜滋滋地拿了菜,一低头却发现一直牵着的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她以为孙子是跑到旁边的摊子上玩了,喊了两声,“洋洋?洋洋?”
远处一对男女,抱着一个头上蒙着大人外套的孩子,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她的声音从一开始的只是一点点慌乱,变成了惊慌失措,“洋洋!洋洋!!!!”她几乎是跑遍了所有的地方寻找孙子,看见了相似的孩子都会扯过来看清楚脸,路人忍不住提醒她报警,给家里人打电话,她哆哆嗦嗦打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儿媳妇一听见孩子丢了,整个人摊软在电话旁,小姑子赶紧扶起嫂嫂,一边安慰嫂嫂,一边示意丈夫赶紧通知在单位加班的大哥和亲友找人。
可是洋洋牵在自家人手里的时候像是太阳,随便什么时候都能看见他的光茫,消失之后就像大海里的一颗针,无论怎么找寻,都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