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下方几个义正词严的提出为了皇族子嗣绵延,请求自己雨露均沾的大臣们,口若悬河的样子皇上是怎么看怎么碍眼。
“几位爱卿是说,朕若是不如了你们的意,你们就要辞官归田?”皇上口气淡淡的,听不出来是何情绪。
“臣并不敢以此要挟皇上,还请皇上三思。”出言的是吏部侍郎秦大人,此乃秦昭仪之父,一贯忠于皇上。
皇上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在龙椅上敲打着,知晓皇上这习惯性动作的人都知道,这是有人要倒霉了,偌大的正殿内寂静无声,所有人盯着皇上敲打龙椅的动作,不由自主的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秦爱卿此番为皇族考虑实在是费尽心力,朕记得秦爱卿已经到了知命之年了吧,朕实在不忍爱卿如此辛劳,既然你提出要辞官归田,朕也只好恩准了。”话毕,又让李得闲打点一些金银,下了朝便送到秦府去。
众人还来不及反应,皇上淡淡的几句话便是已经坐实了秦大人辞官一事了,便是秦大人本人,跪在地上也未曾反应过来。
而上首的皇上又开口了,“方才几位也要辞官的爱卿朕也一并恩准了,既然不想在朝为官,朕也绝不勉强。”
还有几位大臣想要倚老卖老,□□几句圣人之言、祖宗之法来劝诫皇上时,皇上却是站起身,朗声道,“众位爱卿若是有空闲,不若去做些让朕无话可说的政绩出来,或是指出朕在江山社稷之事上有何不足,朕还能多看你两眼,每日只会盯着朕的后宫不放,还不如辞官家去吧。”
丢下这么几句话,皇上转身就走,没有丝毫迟疑的样子,李得闲忙高声唱喝一声“退朝”,脚步急急跟上皇上,留下这一殿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皇上并未发怒,只是这淡然的态度才更让人不敢再轻举妄动。
而后宫那几位与朝廷扯上关系的妃嫔,通通降了位分,身边的大宫女一类全部都打杀了去,皇上这一举动,实在是雷厉风行,众人便是还有心再劝,都怕受了牵连。
皇上这么大动干戈的,太后亦是没有料到,少不得要将皇上召到慈宁宫来,看着眼前高俊挺拔的儿子,太后心里既是欣慰又是感慨,一番叙话之后,太后才提起了婉妃的事情,“皇上,哀家知道你心里喜爱婉妃,但这般举动却是太过了。”
帝王为一女子怒发冲冠,喜好风花雪月的人看来是美事一桩,可史书流传千载,皇上是少不得要背上重色误国的骂名的。
皇上闻言却是极为淡定,“母后,儿子这番举动,自然不单是为了婉妃,朕自登上大宝以来,多受朝臣以及世家限制,以前是儿子还未全部掌控各方势力,行事多受钳制,儿子能一时容忍他们指手画脚,但不会一世都只做个傀儡皇帝,朕若是想要宠幸谁人都不能为之,这天下之事如何还能由朕做主?”
表面上看,朝臣们这是在劝诫皇上雨露均沾,绵延皇嗣,可实际上何尝不是倚老卖老,企图以手中的权利牵制皇上的举动呢?在这一点上,皇上隐忍多时,现在是时候让他们认清楚现实了,他们即便有权利,这权利也是皇家赋予的,若是要收回,易如反掌。
太后手中的持珠一直都未停下,“便是如此,你这般举动就不怕引起他们的反弹么?到那时你又将婉妃置于何地?凡事过犹不及阿。”
皇上现在的举动,就等于是将婉妃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些世家们还不知会使出什么法子来,皇上又如何能够有把握护得住婉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