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黄昏时分,刮了一日的北风小了些,天上微微泛着些黄晕的云彩裹着一轮有些发红的日头,渐渐地沉了下去。

暮色四合,广阔的天幕上闪出了几点星光。

宝钗坐在一乘小轿上,由几个婆子抬着出了大观园,一路到了梨香院。

莺儿打起轿帘子,宝钗觉得一股子寒气扑面而来,忙紧了紧身上的玉色哆罗呢斗篷,才抬脚下了轿子。

随手递给莺儿几个小银锞子,笑道:“大冷天儿的,有劳妈妈们送了我来。这些个钱妈妈们拿着吃些酒去,避避寒气。”

那婆子们如何不喜?都忙陪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原是我们该做的,这可怎么好意思呢?”

宝钗伸手扶了扶头上戴着的点翠八宝如意簪,不在意地笑了笑,说道:“有何不好意思的?这冷风朔气的劳累你们几个了,今儿我也不回去了,你们回去跟守门的嬷嬷说一声,早些锁了门,不要贪吃酒水就是了。”

一边说着,一边儿往梨香院里头去了。莺儿抱着个小包袱,忙忙地跟在了后头。

薛姨妈正在屋子里头给香菱几个分着针线,冷不防听外头同喜惊喜道:“姑娘回来了!”

帘子一掀,果然是宝钗带着莺儿进来了。

薛姨妈大喜,忙站起来拉着宝钗的手道:“我的儿,怎么这会子回来了?这又冷又黑的,有什么事情不能等到了明儿再说?”

宝钗脱下了身上的斗篷递给了莺儿,自己向拢着的火盆上伸着手烤了烤,笑道:“并没有什么事情的,不过是想着妈了,才回来走了这一遭。我是坐了轿子过来的,倒也不冷。”

薛姨妈拉着她坐在暖炕上,左右端详了一番,叹道:“唉,瘦了些了。可吃了晚膳?”又一连声儿地叫同喜去倒了热热的茶来。

“早就吃过了。妈别顾着我了,哥哥呢?怎么又不在家里?”宝钗抱了一个纯银镂空雕花儿小手炉,皱着眉头问道。

薛姨妈叹了口气,说道:“可不是么,这一程子总是不着家。问他,他只说是办正事去了。再细问问,就要急了。如今已经有三两日没回来了。”

宝钗低头想了想,也是无法。只好劝母亲:“哥哥的脾气妈还不知?顺着说就是了。”

薛姨妈也觉得对自己的儿子无法可施,只想着由着他去罢了。想来如今靠着九贝子那里,也不至于惹出什么大事来。

看着女儿低头喝着热茶,袅袅水汽熏染,衬得一双水杏大眼雾气蒙蒙,更显得脸如满月,肤若凝脂。

宝钗抬头看见了,疑惑道:“妈怎么了?”

薛姨妈摇了摇头,低声问道:“如今你姨妈那里叫你帮着管家,可有人说什么闲话不曾?”

“谁会说呢?”宝钗掠了掠耳边的碎发,“如今姨妈当家,后头又有贵人在撑着,她的话就连老太太也得给几分面子。况且这又不是咱们自己上赶着张罗的,原就是姨妈再三再四地跟我说了的。我若是不应,岂不让人说性子凉薄,亲戚间连个忙都不肯帮了?”

拿着小小的汝窑盅子,一下一下地拨着茶水,宝钗出了一会子神,叹口气道:“原来瞧着凤丫头当家,每日里头风风火火的,只觉得威风。如今我还不是自己个儿支应呢,就有些累的慌了。”

薛姨妈听了,笑道:“我当什么事情呢,这有什么?当家主母岂是好当的?你看赵姨娘倒是轻松,可是有什么用呢?”

忽又想起一事,忙问:“听说昨儿个,凤丫头带着迎春她们去了雍王府?”

宝钗点了点头。薛姨妈“嗐”了一声,抱怨道:“你这个孩子,怎么也不早说?若是我早知道了,好歹也叫凤丫头带上你过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