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日子过得挺快,转眼就到了中秋。

照着惯例,宫里头是要举行家宴的。黛玉头一次参加这一类的宴会,未免有些紧张。

胤禛歪在榻上,瞧着她挑了半晌,才换上了了一件墨绿色暗彩流金喜鹊登梅花样儿的旗装,又罩了琵琶襟儿滚浅紫色边儿坎肩儿,因着有孕,也不穿花盆底儿了,倒是蹬了一双同色的平底绣鞋,越发显得人娇小了些。

一时秋雁来为她梳好了头发,雪雁便端过来一托盘的簪环首饰叫黛玉自选。

黛玉看了看盘子里头的东西,随手挑了一对儿翡翠坠子戴到了耳上,又在腕子上笼了两只赤金拧丝嵌着碎金刚石的镯子。

胤禛见她将旗装的袖子稍稍向上捋了一捋,露出了一段酥白的小臂,衬着墨绿色绣着缠枝花样儿滚了银边儿的袖子,纤纤细细的,偏生又戴了那两只大镯子,更显得莹润动人。

忍不住站起身来走到黛玉身后,装着不甚在意的样子看了看托盘里头的首饰,伸手拿了一支镂空穿枝儿菊花样的发钗,轻轻地插在了黛玉的鬓间,又找了一根点翠蝴蝶簪插好了,左右端详了一下,笑道:“今日乃是家宴,不必盛装了,如此甚好,也免得你累。”

黛玉对着铜镜照了照,秋雁又拿起一面镜子比在她的脑后,黛玉笑看着胤禛道:“若是人家知道了王爷亲手为妾身选了首饰,不知道会说些什么来编排你呢。”

胤禛走到屏风前头脱下了身上藏蓝色的袍子,也换上了一件儿墨绿色团花缎子长褂,又罩了件儿玄色滚边儿马褂,笑道:“古有张敞画眉,闺房之乐而已。如今为福晋戴两件子首饰算什么?”

说着走到黛玉身后,扶着她的肩俯身笑道:“你这眉毛也生的淡了些,明日我也给你画画。”

黛玉从镜中看雪雁秋雁都在后头抿着嘴笑,微微红了脸,啐道:“当着人面也说这些个,羞不羞?”

又怕胤禛再说出些什么,忙又道:“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该走了罢?”

胤禛颔首,叫人伺候着,夫妻两个出了门。弘时已经在院外头等着了,见他们出来,忙行礼问安。

三个人坐了两辆车,一径往紫禁城去了。

清朝讲究“春祭日,秋祭月”,康熙每年中秋都要在乾清宫设宴,摆月供祭月。

酉时,黛玉跟在一众女眷之中随着康熙拜过了月神,眼看着那个供桌上的十斤大月饼被人精心地包了收起来,据说这是要留到除夕夜全家子分吃的。

好几个月的功夫呢,那月饼还能吃么?黛玉心里头腹诽着。又见另外桌子上的三斤重的月饼都被端了下来,康熙拿了把银质小刀象征性地比划了一下,接着就有宫女过来将硕大的月饼分成了小块儿,连同供桌上的鲜藕、西瓜等物一并呈到了众人面前。

黛玉也分得了一小块儿,跟着众人谢恩了,便拿起筷子咬了一口——味道还好。

紧接着撤下了这些个东西,就有酒席摆上。太后年纪大了,素来喜欢看子孙们夫妻和气,既然今日乃是家宴,自然就不讲了太多的俗礼。因此,酒席上边儿便是混坐了。太后康熙带着一众后妃坐了一桌子,太子太子妃坐了一桌子,成家的皇子福晋们坐了一桌子,另有两桌是给那些个弘字辈的孩子所坐。

太后瞧着下头团团围坐的众人,笑对康熙道:“皇上你瞧,这转眼间孩子们都这么大了,哀家可是服了老了。”

康熙也颇有些感慨:“可不是吗,如今算来,在这乾清宫里头摆宴祭月,有多少回了?先时是他们兄弟小时候,吵吵闹闹的乱的人头疼。如今再看,都带了各自的孩子来了。”说笑着拿起了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