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宫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乃是内廷东六宫之一,也是胤禛生母德妃的居所。
若是说这德妃,出身镶黄旗包衣,原不过是佟佳皇后身边的宫女,却因容貌出众而获宠。在宫中三十几年,为康熙生育了三子三女,乃是康熙嫔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
出身低微,却能得康熙如此宠爱,又晋身四妃之一,可见德妃容貌既美,心计亦深,手段更是高明。
德妃穿着暗红色绣牡丹滚秋香色边儿的旗装,罩着藕荷色琵琶襟马甲,头上端端正正戴着扁方,垂着珠串流苏,戴着长长的掐丝珐琅金护甲的手慢慢地接过了黛玉手中的茶,却不饮下,一双微微眯着的杏眼不加掩饰地打量着黛玉。
黛玉恭恭敬敬地跪在德妃前头,手里的托盘仍是稳稳地端着。
胤禛一旁瞧着不免心内焦躁,他自然知道德妃为何如此。
胤禛本是德妃长子,但出生时德妃只是个小小的贵人,尚没有抚养皇子的资格。恰逢皇贵妃丧女,康熙便将胤禛交给了皇贵妃佟佳氏抚养。一直到了胤禛十一岁时佟佳氏过世,方回到了生母身边。
只是当时德妃已经又生育了五个子女,尤其是十四阿哥胤祯出生身边后,更是占去了她全部的母爱。对胤禛这个十一岁才回到自己身边的儿子一直是可有可无,甚至背后曾说过自己教养十四阿哥已经心力不及,无法教养好四阿哥的话。这里边未尝没有对佟佳氏的愤恨怨怼。
对胤禛而言,德妃是自己生身之母没错,但是真正抚养自己长大,教自己做人做事,疼爱呵护自己的,乃是已逝的佟佳皇后。而这位生母,只是胤祯的。
自从那拉氏死后,德妃对自己忽然亲近了起来。自己每次进宫请安,总是能够有意无意地撞见乌雅家的女孩子。每每到了这样的时候,总能听到德妃状似焦急的叹息——偌大的雍王府里边,竟没个当家做主管着内院的人,她这个当额娘的,真真是着急。
德妃之心,昭然若揭。
胤禛冷眼瞧着德妃还在那里摆着谱子,眼中渐渐冷了下来,面寒似水。
同顺斋(永和宫正殿)的气氛僵了起来。
德妃拿着帕子的手紧了一紧,随即将茶放到唇边略碰了碰,便放到了桌上。
又向着后边儿伸出了手,后边的宫女忙将一个锦盒奉上。德妃轻轻地抚了抚锦盒上头的纹路,对黛玉笑道:“昨日你们大婚,我这个做额娘的没什么好东西。这里头倒是我当初刚刚伺候了皇上的时候,皇上赏下来的。你十四弟妹已经得了,如今这个给了你罢。”
黛玉双手接了,谢道:“多谢额娘厚赐。”
德妃不着痕迹地瞟了眼胤禛,见他脸色好转,又将目光移回了黛玉身上。
眉如远黛,眸若秋水,面上三分笑意,七分端庄。不得不说,这个林佳氏的确堪为雍王福晋。
再如何疏离,胤禛也终究是自己十月怀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生下来的。如今他得了如花美眷,虽不和自己心意,倒也能放下一段心思。至于其他的,反正胤禛府中妻妾既少,子嗣又单薄,还是有机会的。
当下脸上露出了几分真心的笑意,叫身后的宫女:“去扶了福晋起来。”
黛玉跪了一会子,膝盖确实有些酸麻,起身时未免有些颤抖。胤禛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了她。黛玉便抬头朝他微微一笑,轻轻推开了他的手。
胤禛知她不想给德妃留下轻狂的印象,这原是她知礼之处,只得顺势放开了手。
德妃在上边儿见了,不免脸色一沉,旁边的心腹嬷嬷苏嬷嬷赶紧笑道:“哎哟,娘娘您看,咱们雍王爷多知道疼人呐!我看啊,您不久又能抱上孙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