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奖惩制,不单单是各村爷们儿做事尽责,连妇孺老弱也大范围地普及了不少法律意识,不同以前张三李四为鸡毛蒜皮大打出手,不头破血流不罢休,如今各村村民闲聊张口就是法律,平日里也开始用法律衡量度事。
这一点,倒是出乎了张其田与严元照的预料。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大伙儿喜闻乐见的。
转眼间。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来临。
借着中秋假,来旅游来感受田园生活的游客也愈发多了起来。
却也不见的忙中出乱,各村的持续反而更好,令得不少城里游客惊叹:谁说农民都是小农意识?瞧瞧严家湾一代的农民,人家的思想觉悟,个人素质,哪里比城里人差?!
这些年来,面对支离破碎,难得团圆的家,严国强是最怕过中秋节的。
以往,每每到中秋过年什么的,严江两口子顾及老父亲,就算回家陪着老父亲,也是小心翼翼,绝口不提的节气的事儿。这样的家庭气氛,就连小小的严家陵也知道,自己家……是不过节的。
但今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里热闹了,或是因为家里条件变好了,人也舒朗了,严国强倒是主动开口,让准备做些月饼,一家人和和气气赏月吃月饼。
如今已经完全“撇弃”镇上的家的赵翠花,得了公公的吩咐,翌日一大早把严家陵送到柳家潭于宗义夫妇那,眉开眼笑地招呼于宗义两口子记得晚上一起赏月后,拽着严江回了镇上。还没到中午,风风火火地赵翠花押着严江回了严家湾,身上手上,连背带拿的大包小包买了不下十来种月饼的食材,更不知道从哪借了一个大烤箱,说是要好好做几箱月饼过中秋。
由于赵翠花在雾戌山这段时间确实表现得良好(完全没了以前跋扈不讲理的样子),严国强也渐渐淡了对这个泼辣儿媳妇的芥蒂。
见赵翠花这次的举动,严国强不但没有和往常一样挑刺说“浪费”,一反常态十分支持儿媳妇的此番举措,还让好好做多几种口味月饼……“吃不了,咱可以向来严家湾旅游,没能在家吃自己做月饼的游客们兜售嘛。”
听到严国强这番建议,众人不由得悄悄冒了一把冷汗,寻思道:老父亲这算不算钻钱眼儿了?!
下午时分,于宗义老两口才带着严家陵,抱(扛)着雪球儿过来严家湾雾戌山。
不过,曾燕以为这个时候过来正好能帮上手,谁知那赵翠花与性格一样的麻利手脚,在同样做事利索的张超英协助下——六箱月饼、三个月饼能有一斤重、约莫两百多个月饼已经香喷喷地出炉,用竹簸箕盛放着在了一旁冷却。
这会儿,伙同着赵翠花和张超英的严澈,正在灶房里忙着做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