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进入到了农历乙卯年的正月初一。
鉴于13这个数字对雍正的非凡意义,雍正决定在他执政的第十三个年份里禅位让权,然后正式出家做一个全职喇嘛。
所以经过雍正和福惠两人的共同商议,将这一年改元为恒泰元年。
新年的第一天,五十七岁的雍正早早的便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了起来。
不过和往年不同的是,以往雍正作为一国之君,需要代表天下苍生去迎接新春。而现在雍正坚持早起则是由于早课的需要。
简单的梳洗完成之后,雍正便来到了养心殿的佛堂中吟诵佛经。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因为是初一,雍正在做完其他功课之后,还需要加唱一篇《宝鼎赞》。
早课大约进行了一个时辰左右,等雍正从佛堂里出来,福惠已经在佛堂外等候多时。
按照以往的惯例,元旦“咬春”的仪式,通常来讲雍正是要与嫔妃们一起过。
清朝岁时自有一套规矩,宫里的“咬春”是吃煮饽饽,通常会在一个饽饽馅中包进银锞子,如果皇帝一筷子下去就咬到了,便象征着开市大吉。
就跟饺子里面放糖放硬币是一样,其实就是讨个吉利,取个彩头罢了。
不过由于廉亲王府的改建项目早在上个月就已经竣工完成,府邸名字也变成了寿康宫。
所以除了熹妃和裕妃搬到了自己儿子家住以外,宫中的其他嫔妃在去腊月的时候就已经迁入了新居。
也就是说,现在宫里头没人和雍正一起吃这个新年早餐,所以福惠便应邀前来了。
不过让雍正比较意外的是,这次饽饽盒中竟然同时放入了两个通宝。一个是雍正通宝,一个是恒泰通宝。
通常情况下,新皇改元,照例要呈上新皇纪年的通宝。当年雍正就是只上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