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人仗犬势 金角小虞 2975 字 4个月前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不禁让何已知再一次好奇,那么……Captain又是怎么认可他的呢?

(本章完)

第50章 第五十章 再战新秀1

回到花间地以后,阿狗肉眼可见地变得从容起来,警惕但自信地在废品堆中间踱步,看上去更像他们一开始见到的那个神出鬼没的“地头蛇”了。

PVC本来就会不定时地拿一些粮食放在外面喂阿狗,所以多一张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得再给它准备一对吃饭喝水的碗。好在这也没什么难度,因为蓟京美术学院的老校区就在花间地,里面有很多专攻工艺类,比如说陶瓷、漆艺的学生。这些学生一到结课时就会把做作业做的样品、残次品一股脑全被丢出来。于是周围的居民经常能在附近的垃圾桶、废品堆里找到一些形状惊奇的杯杯碗碗,虽然大多数因为造型过于奇怪只能当作摆件,但还是有一些是能用的。

PVC一般不捡这些东西,觉得很没意思,但是没见过世面的另外三人这段时间都陆陆续续捡了不少,特别是侯灵秀,他已经收集了足足一打奇形怪状的玻璃器皿,其中甚至有一只杯口朝下的八爪鱼形状的杯子。

对于阿狗的加入,最开心的莫过于戈多。

艺术家和哈士奇配对成功之后,小狗就彻底解放了,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

但他们也没有完全放下戈多的训练,因为很显然,戈多非常享受这个玩耍的过程。它对障碍物的热情比任何狗都高,对它来说它们并不是“障碍”,而是玩具。

所以每个人在训练间隙休息的时候,都会轮流带戈多和不同的道具“玩一会”,虽然它还是不会像Captain或者妲己那样听话地按要求通过障碍,总是灵机一动做出令训练师抓狂的即兴表演,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比赛之外,这些道具存在的本来意义就是让小狗玩得开心。

随着第一场比赛临近,他们的训练也紧张起来。

何已知和山竹先一步进入了连续障碍和简单线路,侯灵秀和教父也开始逐步地推进单个障碍物,确实如雁行所说,这些障碍在愿意配合的教父面前根本看不出难度。

而对于阿狗,雁行并没有让PVC直接开始,而是先花了一天时间观察它的行为。

他们还没有进行到这一步,暂时还停留在第二阶段€€€€

因为使用咔嗒器的关键就在于“在关键的时间点咔嗒”,让咔哒声恰恰好发生在训练师想要它发生的那一刹那,才能成功的帮助犬只建立正向激励反馈的条件反射。

两只猫咪虽然还是对狗的存在有些警惕,但反应远没有最初在雁行家看到Captain和教父时那么激烈。

“第二步是强化正面激励和语言的连接性,”解决完咔嗒器的使用问题,雁行马上提出新的要求,“一步步地提高他对语言和口令的敏[gǎn]度。”

而且在适应了一开始的三条狗之后,可能是有了经验,它们对后来出现的妲己和阿狗都接受良好。特别是妲己,何已知好几次都看到司马从容趁着阿富汗猎犬睡觉偷偷玩它卷卷的尾巴。

这里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是PVC不会使用咔嗒器€€€€当然,并不是说真的不会,毕竟这东西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把手指放上去一拨就行了,用雁行的话说就是“不需要人类的智慧,哪怕是猴子也能做到”€€€€PVC的问题是他发指令的脑子、说口令的舌头和按动响片的手指,就像三个人的三个器官一样,没办法同时工作,导致咔嗒器的声音总是提前或者延后,和指令配合不起来,看上去就像音画不同步的影片一样奇怪。

“我骑自行车可以走直线了!还能钻缝,完全不会倒!”

等熟悉之后,再转变为,完成一次障碍,咔嗒一下,给一次奖励。

为此,雁行给PVC安排了一个“专治小脑不协调”的练习,就用之前考核时的棒球,让他一手拿着咔嗒器,另一只手拿着棒球往上抛,在球到达顶点即将下落的一瞬间,“咔嗒”,然后接住棒球,再抛起,到达顶点,再“咔嗒”……一直循环,直到他的咔嗒声恰好是球到顶点的那一刹那。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他建议PVC先沿用响片器的训练方式。

山竹大跌眼镜地意识到:“所以这才是你骑三轮车的原因吗?因为两轮的骑不了?”

早上他们训练,司马从容和姬东墙就在墙边的猫窝睡觉。

“第三步是摆脱对咔嗒声的依赖。”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变化是,司马从容和姬东墙主动离开笼子,开始在仓库里走动了。

他给艺术家准备了一大袋用来奖励的零食,在阿狗自由活动时,每隔10几秒钟就咔嗒一下,然后给它一次奖励。

加上阿狗,现在仓库里就有了两只猫、五条狗,虽然比不上动物园,但着实是比一般的猫咖狗咖还热闹。

“第一步是将响片器和正面激励连接起来。”雁行说。

过了一段时间,PVC惊奇地发现自己整个人的协调性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仓库里无时无刻都能听到PVC大声地夸奖阿狗,伴随着哈士奇哼哧哼哧咀嚼零食的声音。

他发现哈士奇对人声和语言的反应有些迟钝,但是对机械和金属的声音很敏[gǎn],这可能是以前的训练以及流浪的经历导致的,因为在繁华的街道上生活,必须时刻注意汽车引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