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汜倒是不讨厌这一流程,或许说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是难得的放松时刻,仿佛闷潜于深海时候的换气。
曾经有一位教授开场便饱含情感地对着台下的听众说,我们是获得了生命的星尘。
尽管措辞老套,有抄袭之嫌,甚至还有点矫情,但祁汜很喜欢这个说法。
此刻作为旁观者,想到这句话,祁汜有些情不自禁地想要笑出来。
这世界挤满了相爱的星尘。
走过介绍墙后,摄影与科普被放在第一个展区的回廊,这是祁汜初始的安排,毕竟引起兴趣是最关键的,同时这也比那些先锋性更强的实物作品更容易让人接受。
入口的白墙用莱茵蓝喷绘了一张巨大的星轨图,同样也是祁汜的想法。
他曾经很擅长这些。
离近了看,虚线轨道上的星体周围都泛着银色的反光,这是因为它们被特殊材质制作而成,当被顶棚上聚集的光束照射时,看起来就像是真正在淡淡发光的星群。
驻足在此拍照的人最多,巨大的星轨图下,用三种语言写着展览介绍。
祁汜原本觉得反正应该也没有人会认真去读,本来打算直接照搬暗淡蓝点的原文,结果被安芸发现偷懒,仍是逼着他写了抒情的小作文作介绍。
祁汜完全不想看到这一部分,路过此处都觉得有些脸红,便赶忙走到了一边。
不得不承认这次的作品确实有很多心血在其中,一一看来倒也确实足够吸引人。
绘画、雕塑、星空与极光的摄影,银河有如此多种表述的语言,人类作为其中微不足道的住民,此刻也显得可爱起来。
祁汜漫无目的地逛来逛去,忽然脚步在一张很小的照片前停驻了。
他靠得有些远,照片又没有被刻意放大,只占据了版面的一个小角落,若是匆忙过去谁都不会注意到。
置身于五花八门的作品中,这张照片也确实算不上好看,但祁汜一眼就看出,它拍摄了一张星空下羊八井观测站上的望远镜背影。
和所有在场璀璨的星光相比,这张照片实在是微不足道,但祁汜却在此处停留了很长时间。
他看了一眼照片底下的介绍,果然相比其它的作品也显得很潦草,只简单写着图片来自中国科考团队资料。
祁汜盯着看了一会儿,最后弯起眼睛笑了笑。
他淡淡地摇了摇头,转身往下一个回廊走,却在移开视线的刹那看见一个分外熟悉的身影。
余归桡站在入口墙面蓝色的星图前,被头顶的银灯笼罩在雾蒙蒙的光层中,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眉眼。
四周的人那么多,但他就像一颗年轻的恒星。
夜幕中镶嵌着无数的光点,却总有尘埃静静地围绕在他周围转动。
余归桡并没有和祁汜视线相对,他盯着入口处的星图,淡淡地垂着眼。
但祁汜能够确定他在看展览介绍。
因为余归桡的视线随着巨大的墙面从左到右扫动着,只过了几秒钟的时间,祁汜便看到他笑了。
--------------------
1.2019年4月10日北京时间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
2.LAMOST也称郭守敬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研制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3.暗淡蓝点: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根据旅行者1号拍摄的地球照片在博士学位颁授典礼上所作的演讲。
说实话写这篇之前就在惶恐有专业人士看到此文,如果有学习或从事天文领域的读者,希望能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对作者尽量宽容一些~感激。(硬伤与错误支持纠正)
第7章 第7章 明亮与深暗的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