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你不觉得……”沈钧斟酌措辞:“十一位数,有点离谱了么?这个钱够把通太买下来了。”

秦一诺说:“我算过的。”

沈钧气笑了,“你怎么能算出十一位数的,让我听听。”

“你现在26岁,”秦一诺算,“假设你工作到60岁退休。”

“打住。”沈钧说:“演员不讲究60岁退休,说不定我明儿就退休了。”

秦一诺接着说,“假设你拍戏到45岁,一般来说45岁以后还能担男主的电影会少一点,这就是20年,假设你一年拍两部,一部投两个亿。”

“等等!”沈钧摸了摸秦一诺的额头,没发烧:“什么电影电视剧,要单个投资方投这么多钱,冥币都没有这么花的,你上坟呢。”

就算是大制作电影或者S级电视剧,单个投资方多的投几千万,少的投几百万。七八个投资方凑一凑,凑出够拍的钱就好。

“我按最高算的。”秦一诺说:“假如你看上的本子没有别的投资方呢?只有我一个。”

沈钧一口咬定:“我就不会看上没有投资方的本子,一个投资方都拉不到,要么本子质量不好,要么没人脉。”

“以防万一。”秦一诺说,“剩下的钱,如果你以后转幕后,做制片人或者导演,这就是现成的投资。”

秦一诺心道:等这个邀约书发给所有公司制片导演,沈钧会立刻成为香饽饽,他就是行走的投资方,无数好剧本好卡司会纷至沓来,沈钧只需要在里面选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

这比通太的规划要强得多,通太再好,它的合作范围也是有限的。

好本子一年能出一两个就了不得了,能分到通太手里的就更少了。秦一诺这么做,能确保好本子到了沈钧眼前。

至于沈钧选不选再议。

而且这番操作还有个最大的好处,会有更多的编剧倾向根据沈钧的特色量身定制剧本,角色和沈钧的契合度越高,越适合沈钧,就越容易被沈钧选中。

沈钧一直不吭声,又在抗拒沟通。

每次沈钧这样,就代表他想法定了,秦一诺说什么都不好使。

秦一诺话音一转:“通常情况下,是花不到这么多钱的。这个钱只是先放着,并不代表都要花出去,我只是设了最高限额,没有设最低限额。假设你看上的是小项目,花不掉这么多,那就留着。”

“我说的是投资,没说全额投资,投资多少会有专业评估团队来评估的。”秦一诺说:“算命的说你命好,让我也沾沾喜气,兴许拍一部火一部,我能赚不少钱。”

秦一诺凑到他面前,试图抱他,被沈钧恼火地打开手,“别扒拉我!”

秦一诺继续凑过去,“你要是不想我赔钱,就好好拍,拍最好的电影,最好的剧。”

无论沈钧愿不愿意,松不松口,这事都成了定局。

秦一诺的秘书助理们动作极快,抽调钱不急,洽谈的时候慢慢抽就可以,毕竟剧本是一个个上门的,等沈钧确定了要参演,再抽调也来得及,而且他半年内撑死只拍一部,只要能抽出一部剧或者电影的钱就好;专业评估团队也简单,桐昌影业有现成的评估团队,拉过来兼职;资金管理团队秦一诺已经定了名单和权责范围,按秦一诺的通知做就可以。

他们唯一要担心的是:如何让娱乐圈的公司导演制片们相信这是真实的邀约,而不是一个愚人节玩笑——毕竟它真的很像愚人节玩笑。

八个人开会讨论了大半天,只有带着秦一诺加盖了印章的邀约书面对面和他们谈,才有点被人相信的可能。

桐昌影业和兰德负责牵线搭桥,分管文娱的助理——职位全称桐昌集团总部董事办助理兼文娱板块助理总经理,带着几个文娱板块的副总和总监们出动,约了领头的大佬们吃饭,推杯换盏,酒过三巡,开了正题。

“害,可说呢,别说你不信,我们看了也不敢信。可老板就这么说的,咱也就一打工的,老板说什么我就怎么办。”

“真真的,老板亲自确认的。盖着章呢。”助理把公文包翻开,“我这儿还带着呢。”

“都是兄弟,这事咱也没有瞒着大家的必要,”助理道:“他俩关系就这么个关系,大家也都知道。老板心心念念四年了。”

“是,感情确实好。”

“剧本这儿就拜托大家了,咱们家这位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演戏,我把他过往的表演录像带过来了,要是有合适本子,可千万想着点我们家这位,这年头合适的本子不好找。指望我们几个寻摸,这哪能寻摸到呢,还是得各位兄弟们帮着瞅瞅。”

“钱好说,关键是质量,咱家这位在演戏上有点追求,还是得拿好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