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二郎饿着肚子提着二斤黄米就往王家走,王家住在王家村,离吴家村隔了三个村子,要十多里地的路,程二郎一个大男子,也要上二个多时辰才能到,算算王氏还在路上,跟本就没有到娘家。
程二郎又快了几步,只希望能赶在到丈母娘家前追上媳妇。
王氏却是从小道穿插过去的,当然要比程二郎早一步到家,况且她还是先走的。
近二个时辰之后,程二郎才到了王家村,一进村就引得村里的狗大声的叫,王家住在村头,狗一叫王家就有人推门出来望,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院门口的程二郎。
“大哥。”出来的人正是王海。
程二郎闷声叫了一句,王海到是热情,“二郎来了,快进来吧。”
妹妹哭着回来,反复说了一堆,无非就是说在程家受的委屈,而且还被程二郎打了,可看着这么老实的妹夫,王海哪里会相信。
热情的将程二郎迎进了屋,西屋里王氏正坐在炕上和王老太太抹泪,一见程二郎来了,就骂道,“姓程的,你还来做啥?不是说要休了我吗?你到是休啊,我王翠枝就等着你的休书。”
“翠枝。”王老太太喝了女儿一声。
多宠溺哪有半分生气。
不说旁的,女儿从小到家一直被宠到大的,骂都舍不得骂半句,何况是被打,在看看女儿肿起来这半张脸,还有身上的青肿,心里就对这个憨憨的姑爷生起几分不满来。
王老太太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女的,只最小的是个女儿,家里虽然穷,哪怕老头子早就死了,也没有让女儿下过地,就是连家里的做饭都极少的,所以说王氏做饭的手艺不好,也多有这个原因。
王翠枝被养娇了,王家老二也被养的游手好闲,这王家也就老大王海是个好的。
王家老二王河还没有成亲,所以就一直没有分了去过,算上王海生的儿子王显树在内,王家的人口并不多,也就五口人。
奈何家里的地少,王老二又是个到处招猫惹狗的,王家是越过越穷,平日里种完了地,王家老大都会到镇里寻了活干,一家到也紧巴的填饱肚子。
程家虽然穷,好在地比王家多,所以日子总算比王家好那么一分。
“娘。”程二郎闷叫了一声,把布袋递过去,“这是我娘让带过来的。”
王老太太也没有指望程二郎会说啥好听的话,这闷头的性子,她早就见怪不怪了,当初让女儿嫁给她,就是看中了程二郎这老实的性子,不然以女儿被宠坏的性子,嫁到旁人家哪里会安生了。
打开布袋一看是黄米,王老太太笑又深了两分,“你娘客气了。”
王氏在一旁看了一眼,“切,你娘也够抠的,半麻袋的黄米,就拿这么点过来,塞牙缝都不够。”
嘴上说的难听,王氏心里却舒服了些,这黄米婆婆有多金贵,她可知道,能让程二郎拿来这点,也算是给她在娘家撑面子了。
“你这孩子,现在黄米多金贵呢,这可是你婆婆的心意。”
王海媳妇沈氏从外面走进来,王老太太把布袋递过去,“放起来吧,这是二郎娘让拿来的。”
程二郎一看到布袋,吭哧了半响,“大嫂,那布袋我娘让我带回去。”
说完就又低下头。
沈氏性子好,笑道,“好,我这就给倒出来去。”
王家早就习惯了程老太太的性子,又知道程二郎是个老实的,也没有挑理。